正文 第14章 讓人無法說“NO”的說話攻心術(2)(1 / 2)

有一次崔永元在錄製節目時,剛要開始,一個土地被征了的受邀嘉賓在談及土地征用問題時,不由得言語激動,滔滔不絕地講了許久,仍然意猶未盡,表情激動,小崔待他稍作停頓時,遞上去一杯水,說:“大哥咱喝口水再慢慢說,節目時間還沒有開始呢,咱不急。”那位嘉賓喝了口水,穩定了情緒,接下來的節目錄製得非常順利。

大家都知道,打電話撥110或119時,可能是發生重大事件,如凶殺案或火災。那些通話的警員和消防隊員通常都鎮靜得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仍然用平常的口吻和打電話的人交談,這是由於他們受過專業訓練,抗壓力比普通人強一些。

當我們慌慌張張地撥電話時,多數人會因為緊張或害怕而變得結結巴巴,說話沒有什麼條理。但是若對方以從容不迫的口氣詢問時,通報者自然會慢慢平靜下來。雖然一些打電話報案或通知火警地點的人,都不太滿意對方那種事不關己的口吻,但殊不知這是對方采取的一種語言策略。

因為他們的冷靜必定會影響到通報者的情緒,使對方能夠順利表達。如果不這樣,又會有什麼後果呢?

假設那位消防隊員也和你一樣急忙喊道:“什麼!失火了!在哪裏?那糟了,還在燃燒嗎?好的好的,我馬上報告!電話號碼!喔!不不,把地點告訴我!”

這樣的口氣,通報者往往會急得連地點都說不清楚,自然會耽誤很多時間,造成更大的損失。

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若對方激烈地提出抗議時,最要緊的是設法先使對方緊張的情緒緩和下來。由於對方已經喪失理智,即使你所說的道理再正確,對方也聽不進去。這時,就要設置一個“甕”,請對方進去。

你看那些相聲演員上台表演時,態度都從容不迫。他們首先慢條斯理地走上台。然後向四周看一看,最後才從容不迫地開口。這段被他們“浪費”的時間相當長,但由於大家迫不及待地想看他們表演,自然就原諒了他們。如此一來,觀眾對他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專注聆聽。

因此,碰上情緒激動的人,先不要反對他的意見,順勢為他們點支香煙,或倒杯茶,做出從容不迫的樣子。

這樣,即使對方是滿懷怒氣而來,也會暫時放下心頭之火。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的人”,一來你的態度使他不好意思發作;二來你的步調又與他不相配合,使他感到十分泄氣。於是他的情緒也就會逐漸冷靜下來。這好比有人上門與你打架,如果你立刻跳出來,雙方肯定會大打出手。

相反,如果你給對方搬張凳子,或遞上一支煙,對方也就不再堅持敵對狀態。而且你是善盡主人之道,言語上又沒有低聲求饒,自然不算丟了顏麵。無論從哪方麵來看,都有必要采取這種技巧。

很多公司內專門處理善後事宜的部門,多半由一些口才不錯且善於把握人心的高手所組成。當有人怒氣衝衝地找上門時,他們的動作總是慢吞吞的,連答話也是慢條斯理的,這樣一來,激動的對方實際上已經被他們控製了情緒。

當那些人的情緒不再激動時,語言才能顯出它的威力。如果你對一位想“剝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的人大談特談,用盡機智,可能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為對方根本沉浸在自己的憤怒之中,哪裏有工夫來品味你的語言藝術呢?結果是對牛彈琴,白白浪費唇舌。

如果能先使對方情緒平靜下來,你的說服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事實證明,平息對方的怒氣靠的是一個“慢”字,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你的語言優勢,借助對方的某個觀點,使對方陷入兩難的境地,你就勝利在望了。

吹毛求疵的人,最容易說服

李詠有著一張無法複製的大長臉,一頭亂亂的長發,腿不直,說話油腔滑調,是一個絕對的“另類”角色,是那種扔在人堆裏很紮眼的人,更別說在央視主持人裏了。就這樣的角色,自他出道以來就飽受各種爭議。

麵對種種責難與懷疑,李詠的回答是:“一個主持人,個性非常關鍵,從出現在屏幕上開始,就得有讓別人隨便去說東道西的心理承受力。如果別人說什麼你就做什麼,那你成什麼了?我的主持風格不變,我熱情、我真誠,不要管我頭發什麼樣,不要管我長相怎麼樣,不要管我穿什麼,咱們在玩。我不想去教導誰,因為電視就是老百姓娛樂和消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