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是最高明的說服者
央視名嘴徐俐寫過一篇《跟婆婆學示弱》的文章,裏麵講到她的婆婆非常能“示弱”,甚至在做飯方麵也不放過“示弱”的機會: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兒上,婆婆說她總沒弄明白,她在廚房的事兒僅限於洗洗切切。一次,我傻乎乎地跟婆婆說做菜其實挺有樂趣,可以教婆婆,婆婆隻是笑笑,說她對做飯沒有天分,學也學不會。
有一次,公公出門遛彎兒摔了一跤,住進了醫院,整天躺在病床上,胃口很不好。
一天下午,我看到婆婆在院子裏用個小磨在磨水發綠豆。她將汁水放在家裏用被子捂了兩天,再下鍋用小火慢熬,整個院子都是一股怪味兒。
我問婆婆:“這是在幹嗎?”“熬豆汁兒,一會兒給你公公送去,他就愛這口。”說著,她在砧板上麻利地將一個芥菜疙瘩切成細細的絲,淋上辣油一起包好,讓我去送飯,叮囑我:“別說是我做的,就說在隆福寺買的。”
怪味兒剛在病房裏散開,公公的眼睛就亮了:“好地道的豆汁兒。”就著那碟芥菜絲,公公把一大碗豆汁喝得幹幹淨淨,喝完後大發感慨:“主味兒酸、回味甜、芥菜鹹、紅油辣,五味中占了四味,絕配呀!”
我這才發覺婆婆很精明,她連這麼高難度的東西都能做好,還分不清油鹽醬醋嗎?回家後,我傻傻地問婆婆,為什麼要裝著不會做飯。婆婆笑眯眯地說:“你公公最得意的就是他的廚藝,說老實話,他做菜不如我,可如果他連這個優勢都沒了,心裏就可能有想法。所以很多我能做的事情,我都說做不好,讓他來做。他嘴裏抱怨我老使喚他,但心裏是高興的。做人,盡量別故意顯得太能幹……”
人心都是肉長的。在求人辦事的關鍵時刻,不失時機可憐兮兮地滴下幾滴眼淚,可以迅速調動起對方的同情心,首先使彼此在感情上靠近,產生共鳴,這就為問題的解決打下了基礎。在說服對方的時候,扮演弱者也能達到你說服對方的目的。
汽車巨頭亨利·福特公司的貿易業務很忙,他的桌子上總是堆滿了各種催賬單,福特每次都是大概看一眼後,就把賬單扔在桌子上,對經理說:“你們看著辦吧,我也不知道該先付誰的好!”
但是有一次,他從一大堆的催賬單中抽出一張對財務經理說:“馬上付給他!”這是一張傳真來的賬單,除了列明貨物價格外,在大麵積空白處還畫著一個頭像,頭像正在滴著眼淚。
“看看,人家都流淚了,”福特說,“以最快的方式付給他吧!”誰都明白,這個催賬人並非真的在流淚,他之所以急著催賬,可能另有苦衷或急需資金,他的幾滴眼淚迅速引起對方重視,以最快的速度要回了大筆貨款。看來,這眼淚的威力實在不可小看啊!
在與人交談中,適當示弱的說話技巧會給會對方一種慰藉,一種體貼,責備的是自己,安慰的卻是對方。善於與對方進行心理互換也是一種獲得快樂的手段,它不僅能使交易繼續,說不定對方還會給你帶來更多的客戶。示弱就是一種揚人之長揭己所短的語言技巧,其目的是使交易重心不偏不倚,或使對方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從而達到目的。
《潛伏》電視劇中的主人公餘則成與他的競爭對手說話的時候經常會說:“實話說我也有想法,但是我一個科長怎麼能和你們處長競爭呢?”處處示弱,讓別人對他疏於防範,最終他得到了“副站長”這個人人覬覦的職位。
其實,在這裏我們所說的示弱並不是真的在示弱,隻不過以弱博得對方的同情,以達到你的說服目的。當然我們在這裏所說的示弱並不是非得博得對方的同情,而是以示弱或是各種說話技巧贏得對方的認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老人們這樣說:“軟刀子更紮人!”說的就是示弱的說服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