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暖暖才明白為什麼自己被要求辭職。領導說沒關係往往隻是敷衍你一下,並不一定真的沒關係。也許他後麵正醞釀什麼更大的陰謀,你千萬不要放心。
正如暖暖,還以為得到了領導的默許,其實,“領導心似海深”,你又怎麼猜得透他在想什麼呢?直到被通知離職,她都沒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古代官場中,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下屬去拜見上級,如果被罵得狗血噴頭,下屬反而會很高興,甚至敲鑼打鼓,這表示自己的官位保住了;相反,如果領導對自己客客氣氣,什麼都無所謂,那這個下屬就膽戰心驚,輕則降位丟官,重則身家性命不保。
這對當今的職場不無借鑒意義。因此,你要仔細揣摩對方心思,知道他的性格脾氣,他是喜歡光明正大地做事,還是喜歡背後使刀,你也就能從中窺探他每句話的意思了。
因此,千萬別相信“沒關係”這句話,很多時候,對方說“沒關係”往往有笑裏藏刀的意味,所以你一定要提高警惕。當對方找到你談話的時候,你就要有所意識,說明你其實已經“關係”到對方了,並不是“沒關係”,否則他就沒必要找你了。
會說話就是該說時說,不該說時沉默常有人問楊瀾,在采訪過的人物當中,誰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的回答是:“王光美。”2001年當楊瀾走進王光美北京的家中時,不知該如何稱呼她,而此時王光美親切地說:“你叫我光美吧,大家都這麼叫我。”采訪前,王光美先打開衣櫃,讓楊瀾幫她找一件適合上鏡的衣服。楊瀾說:“衣櫃中不過十來件當季的衣服,我們都看中了一件天藍色的毛衣。她忽然想起了什麼,找出一條藍白相間的紗巾,在脖子上一圍,問我是否好看。她有著極好的品位,這恐怕與她的出身教養有關。”
在“文革”中,王光美受到了百般羞辱。訪談中,楊瀾在想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她始終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勇氣和感情?這之後12年的牢獄生活,每一天隻能夠看到窗戶,根據陽光的角度才知道晨昏晝夜。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人生苦痛?思緒中,楊瀾沒有提問,而是選擇了沉默。這時,王光美的哥哥王光英正巧來訪,他先是靜靜地坐在一旁的沙發上聽著,漸漸地激動了起來,忍不住說:“光美對少奇,那真是無怨無悔啊!”繼而泣不成聲。光美忙起身走到他身後,抱著他的頭輕聲說:“別激動,別激動,我都不哭了,你沾我的光也夠嗆,要不我給你拿一片藥吃?”
這一幕,讓現場所有的人動容。伊薩克·馬克森采訪過世界上的許多名人,他說:“許多人不能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因為不注意聽別人講話。他們太關心自己要講的下一句話,而不打開他的耳朵。一些大人物告訴我,他們喜歡善聽者勝於善說者,但是善聽的能力,似乎比其他任何的物質還要少見。”
美國一位資深外交官,曾對周恩來總理在外交活動中注意“傾聽”的風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說:“凡是親切會見過他的人幾乎都不會忘記他,他身上煥發著一種吸引人的力量。長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獲得第一個印象的是眼睛。你會感到他全神貫注於你,他會記住你和你說的話,這是一種使人一見之下頓感親切的罕見的天賦。”
有句話叫“沉默是金”,於是很多人錯誤地以為在交流中隻要保持沉默就表明自己在傾聽。事實上,傾聽不是完全不說話,也不是低頭枯坐,而是需要通過眼神、動作等保持一種交流,這樣的傾聽才是最有效的。
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時候確實是沉默勝於雄辯。與得體的語言一樣,恰到好處的沉默也是一種語言藝術。在說話時機未到的時候,保持沉默,有時候是一種最好的選擇,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在一家小公司同一家“巨無霸”公司的一場貿易談判中,“巨無霸”公司的代表依仗自己的實力,滔滔不絕地向對方介紹情況,而小公司的代表則一言不發,埋頭記錄。
“巨無霸”的代表講完後,征求對方代表的意見。小公司的代表好像突然睡醒了一樣,迷迷糊糊地對“巨無霸”的代表說:
“哦,講完了?我們完全不明白,請允許我們回去研究一下。”於是,第一輪會談結束。幾星期後,談判重新開始,小公司的代表聲稱自己的技術人員沒有搞懂對方的講解。結果“巨無霸”的代表沒有辦法,隻好再次給他們介紹了一遍。
誰知,講完後小公司代表的態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們還是沒有完全明白,請允許我們回去再研究一下。”就這樣,結束了第二次的會談。
過了幾天後,第三次會談小公司的代表還是一言不發,在談判桌上故技重演。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告訴“巨無霸”,一旦有討論結果立即通知對方。
過了一段時間,“巨無霸”覺得這次合作已經沒戲的時候,小公司的代表找上門來開始談判,並且拿出了最後的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逼迫“巨無霸”,使對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