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無限風光之萬家燈火(14)(1 / 3)

於遠明躺在床上,還有些不相信王承寬要離開保險公司這個事實。

再認真想了想,覺得還是麵對現實。總結這個師父對自己有什麼幫助?

首先是帶給了自己一個機會。

不是王承寬,於遠明就不會來萬家做保險。當初以為1000元一個月很高,現在才知道一個月兩三千在萬家並不算多。那些大媽們少則兩三千,多則五六千都很正常。有個叫秦玉芳的高手,每個月的業績都是一萬多兩萬。雖然沒有見過麵,但是業績榜上長期有她的姓名,按照30%的傭金來算,收入肯定也不少吧?

如果不是王承寬用心詢問,主動介紹,於遠明肯定還在家裏煮飯做菜呢!

陳斌雖然認識於遠明,但是並沒有想過介紹於遠明來萬家做保險。隻是希望於遠明的媽媽買份保險而已。

其次,王承寬帶給了自己很多原來沒有的觀念。

比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求於遠明隨時記錄,開會做筆記。

比如:開門五件事;要求於遠明出門見人就要有五個目的:買保險,加保險,介紹人來買保險,跟我一起做保險,介紹人來跟我一起做保險。

比如:拒絕保險是常態,購買保險才是非常態。

第三,王承寬教了很多的知識與技能。

包括打領帶,包括怎麼搭配衣服。

第四,也是王承寬介紹了高子雲。高子雲那天很熱情,摟著於遠明的肩膀說,今後隨時找他都可以。

讓王承寬離去後無依無靠的於遠明有些感動。

再認真回想,別的新人都要師父帶幾次,陪同展業。自己從來都是獨來獨往,就算有一次陪劉靜都還是劉靜主動要求借力。王承寬好像對他也非常放心,一直放他出去單打獨鬥。

也還好,這種弱肉強食的狼性文化鍛煉了於遠明。很多開始順利的人,把自己身邊最好的幾個人脈用完了就離開了。不是保險市場沒有了,而是撿了幾個單就以為做保險是這樣,一旦撿不到就無法麵對殘酷的世界。於遠明一開始就經受了磨難,倒是一件好事情。

唉,不管那麼多了。從此我就開始獨當一麵了吧!

對了,不是要求我增員嗎?說我可以帶徒弟了。我幹脆去找個徒弟吧!

第二天上午10點,桃花鎮菜市場汪記鹵菜的攤前。

於遠明笑吟吟地和攤主汪姐姐聊天。

由於經常在這裏買鹵菜回去賣,一來二去成了熟人。但是也就是麵熟而已,對於這兩個夫妻,於遠明了解的也不多。

她比於遠明稍大,長得豐滿圓潤,個子高,還算勻稱,沒有到控製不住的地步。一臉的笑容很討喜,豐腴的少婦味道也蠻吸引人。

聊了半天,汪姐姐不是桃花鎮的人,因為做生意來到桃花鎮。和丈夫一起經營這個鹵菜攤,生意不算太好,過得去。原來她們兩口子是中專同學,結婚有幾年了還沒要小孩。她家老公姓黃,比她還小兩個月。

原來是因為她父親臨時借調到桃花鎮工作,正好兩夫妻沒有做什麼事,看到桃花鎮開始發展,於是來租房做生意。

聊了一會兒,於遠明就知趣地打住了。找了個借口告辭。

他告訴自己,不能著急不能著急。得想一想對方的需求和興趣。

爭取用三次溝通,敲開汪姐的心門。

於遠明來了萬家保險幾個月,對於發展模式與組織利益有了一些粗淺而模糊的認識。

據說有個《基本法》,裏麵記載了個人成長的秘密,也列明了各種收益,考核。但是於遠明一次都沒有看到過,據說在公司裏孟凡孟經理最熟悉《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