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公司的招聘,有個專門的詞語叫增員。
剛來的叫新人,由老人帶領。老人就是師父,新人就是徒弟。當然,確定關係的是入司填表的時候確認。填哪個人為推薦人,那組織關係上哪個人就是你的師父。永遠不變!
有的師徒關係很好,有的師徒關係就難說了。比如那個夏若曦,她的師父已經很久沒在公司了,對她也沒什麼幫助。唯一的幫助是介紹她進入了萬家。有的師徒關係更糟糕。周海與徒弟們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到了公司工作,於遠明才重新認識了那些上課的老師。特別是周海老師。
周海老師比於遠明早一年來萬家保險,據說是最早來的員工之一。不過與眾不同的是,他是自己主動來的;因為姐姐在重慶萬家做保險,給他說了後,隨著工廠的下崗潮,他主動來到了萬家。周海特別聰明,很快就掌握了保險業務的技能,幾個月後就開始增員。特別是他原來的同事,買了保險的客戶,他都增了幾個到公司。所以,很快他就晉升為主管了。他可能是公司最勤奮的員工了,一年365天,他會穿360天職業裝,剩餘那幾天是春節放假。確實,於遠明來了幾個月就沒有看到他穿過其他衣服。每天都是職業裝加手提包,與眾不同的是脖子上還吊一個工作牌。司徽也是每天必須別在左邊的衣領上。顯得特別專業,精神。
他每天都在拜訪客戶,而且大部分都是陌生客戶。據說他的右手食指與中指背麵第二節都有繭子,長期陌生拜訪敲門敲的。於遠明就特別佩服陌生拜訪,在幾個客戶開發的方法中,難度最大的就是陌生拜訪。
一個業務員,經過短期的培訓,初步具有了一些保險的觀念知識。要說多熟悉?也就比一般的客戶熟悉一點,解決客戶的很多問題都不足夠。更不用說自我的信念都還不夠穩固,所以才需要師父陪同展業。不過一般來說最開始突破都是從最熟悉最有關係的身邊人開始,因為彼此之間的信任可以彌補專業技能的不足。這種找熟人展業的方法被稱之為緣故法,也容易被人誤會是傳銷的殺熟。就這個事情於遠明和很多新人說明過,一個杯子可以裝開水,也可以裝毒水,開水可以解渴,毒水也許致命,但是杯子本身是沒錯的。不能因為保險和傳銷一樣找熟人開口,就判斷這兩者是一樣的。如果方法與工具就可以定性的話,那廚師和殺人犯也一樣了。
於遠明往往還喜歡用兩個杯子做道具,顯得簡單易懂。
緣故法是大部分新人最初生存的不二法門,也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但是緣故法也並不是百試百靈,更不用說人的關係都是有限的。
比如說有個業務員培訓結束就開單了,姐夫買的。
第二個單,二姐夫買的;
第三個單,三姐夫買的;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主管感歎一句:保險做不好,是因為姐夫太少。
所以緣故法過後,還得使用轉介紹。轉介紹是通過客戶或朋友介紹客戶的方法。當然這裏麵還有很多講究,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配合。也不是每個被介紹人接納一個陌生人來宣傳保險,雖然這個保險公司的陌生人打著朋友的旗號。
但是最難的是陌生拜訪。
純粹不認識的兩個人,你能經過幾次溝通就成為對方信任的人,一定很厲害。因為這種信任不是簡單的口頭信任,而是拿錢來見證。一交就是二十年,你說厲害不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