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未白(1 / 2)

數日後,糧到無雨。

皆大歡喜。

“宋老生勇而無謀,先以輕騎挑之,必出。”

果不其然,李世民帶幾十騎兵圍城,另一個小兵大罵宋老生。

宋老生氣不過,帶兵三萬出城迎戰。

雙方旗鼓相當,激鬥正酣,隻聽得一個男聲破空,驚得隋軍神智全失,兵器皆落。

“宋老生已擒,為何不降!”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隋兵一聽,方寸大亂,立刻退兵關門,隻剩冤大頭宋老生的一支孤軍可憐兮兮。

霍邑之戰,隋軍大敗。

我聽得這一段,隻打趣他:“我看你哪裏有將軍的樣子,分明就是個耍賴撒潑的市井混混嘛!盡使壞心眼!”

“彼此彼此,借你吉言,也隻好學你耍賴皮了。”他用鼻尖蹭了一下懷裏的我。

“去你的,胡說,我用,那叫兵不厭詐,隻有你用,才是……”

猝不及防,被他用唇堵上下麵的話。

“我這,也叫,兵不厭詐……”

趁勢攻下臨汾、絳郡、龍門。

李淵派王長諧、史大奈、劉弘基等西渡黃河占領韓州。

隋軍退守河東。

李淵坐鎮長春宮,指揮圍攻長安。

最關鍵的一劫來了,關中的目的地就在這裏。

李淵興衝衝的令人駐河西,夾擊河東,斷了屈突通的西歸路。

本以為勝利在望,可是這老屈同學,沒想到也不是草包,河東竟然久攻不下。

我不耐煩的揉揉眼睛,這一會兒攻不下,一會兒繼續攻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整天呆著,隻能聽,也看不見,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裴寂和李世民是不是天生的八字不合,又開始辯論賽了。

他們的辯論文縐縐的,一點意思也沒有,看來還是吵架好玩啊。起碼水平再低的人也聽得懂。

“屈突通僅僅憑著城牆堅固。我們怎麼可以舍棄這裏?假如長安不克,我們退就為河東所阻,腹背受敵,太危險了。不如先攻下河東,再西上。長安也不過憑著河東,要是屈突通敗了,長安城必破!”裴寂嘴皮子利索的,說話都不帶喘氣了。

李世民不甘示弱的一步邁到裴寂麵前,“兵貴神速。我們大張旗鼓,威盛西行。長安必定望風露駭!智不及謀,勇不及斷,取之若槁葉!淹留城下,隻能令眾心受挫離判,大事難成!再說,關中將領沒有從屬,我們應該占領先機,使他們附屬。屈突通自守,不足為慮!”

我一臉好笑的看著這兩個人互相拆招,好不過癮。

李世民平時一臉淡定,爭論起來倒是有一副孩子氣的執拗,好可愛!

我喜歡那樣的孩子氣,在他的身上捕捉到那麼真實純粹的表情,是我引以為傲的事。

很可惜,我並不是常常能看見這樣的他。

“風,你怎麼看?”大公子突然向我發難。

我嗔怪的看了他一眼,怎麼回事?他從來都是隻會幫我擋擋冷箭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