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西方媒體會發揮影響世界的作用。尤其是在過去,西方媒體獨霸的局麵從來沒有改變過。如果說人類的物質消費市場已經從西方獨霸的框架中“跳”了出來,那西方國家為了“永葆青春”,在無形的精神財富市場上,它們開始瘋狂掠奪,並形成在世界範圍內的新壟斷地位。從這個層麵來說,美國等西方國家依然控製著世界。這在一段時間內還不會改變,因為人類腦子裏的思維方式還在受它們牽製。
細心的時事關注者會發現,現在西方世界正在打造一個全新的“文化消費主義”世界。也就是說,文化產品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無形的商品,隻要享受文化娛樂,那這就是一種文化產品消費。很明顯,這打破了從前自給自足的文化消費方式,使人類的“文化享用”進入了全麵的專業化和產業化。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如果它掌握在少數人或國家手中,那就會形成文化掠奪。當前,在西方媒體衝鋒陷陣之時,歐美的文化霸權走得很順利。為了真正地走上文化帝國的道路,西方媒體牢牢地控製了國際新聞報道權,並使它們的聲音成為世界上最響亮、最權威的聲音。
在文化消費主義還沒有成型之前,西方世界的代表——美國用戰後數10年的時間完成媒體行業的自由競爭階段。隨著媒體高度集團化和壟斷化,媒體霸權漸漸抬頭。發展到今天,美國媒體對國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在媒體壟斷行業中,國家也開始打造文化消費帝國形象。現在,有影響的報紙日益集中在極少數大財團手中,90%以上的城市形成“一城一報”現象,成為美國報業壟斷的明顯標誌。決定著美國人能看到和聽到周圍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事件大權的,是ABC、CBS、NBC、FOX和CNN這五大廣播網。
當前,西方媒體機構利用自己實力雄厚的經濟能力,不斷地擴大業務規模。像美國等國的新聞機構不斷地向世界各地延伸,它們的行蹤遍布全球。一方麵將地方性新聞機構打壓下去;另一方麵通過大量的國際新聞資源,使一些小的、實力薄弱的新聞機構從它們那裏購買新聞資源,實現了西方新聞機構在利益上無限擴大。目前,這些西方傳媒巨頭不僅壟斷了自己國內的新聞市場,而且壟斷了全世界的國際新聞市場,使世界上絕大多數媒體成了他們的傳聲筒、擴音器。目前,美聯、路透、法新三大通訊社占據全球國際新聞發稿量的4/5;傳播於世界各地的國際新聞,90%以上由西方媒體提供,其中又有70%由西方傳媒巨頭所壟斷。
這樣的局麵很容易讓我們看到一種趨勢,那就是西方國家的新聞壟斷必然導致文化產業的再提升。而這種提升是局部的,隻會給西方少數國家帶來經濟利益。在此基礎之上,西方人的文化消費帝國會順利建立起來,並在全世界瘋狂地掠奪資源和財富。於是我們會情不自禁地問,那世界人民還有所謂的“言論自由”嗎?其實,經過客觀分析才會發現,回答應該是肯定的。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要求下,西方媒體試圖建立一種以自己文化思想為主導的“全球文化一體化”。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西方媒體通過壟斷行業來實踐這一理想。於是世界就出現了“一家獨唱”的局麵。它們宣揚的“言論自由”也染上“專權”的色彩。因為在人類社會中,壟斷本身就是自由的挑戰者。
高度壟斷的國際新聞傳播秩序,嚴重妨礙世界各國人民自由地獲取客觀、公正的新聞信息。大眾傳媒可能無法影響人們怎麼想,卻可以通過提供信息和設置議題來有效地影響人們去想什麼。當各國人民的耳目以致頭腦,被西方極少數大型傳媒集團的“新聞把關人”所左右時,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新聞自由呢?從這點上說,新聞自由隻能存在於傳播者手中,卻沒有實現大眾輿論上的真正“新聞自由”。壟斷對自由的妨害,在西方國家也為人們所承認。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曾經對ABC、CBS、NBC及FOX這四大廣播網作出限製性規定,禁止它們彼此合並,也禁止任何人同時擁有其中兩個廣播網。但是,對於國際新聞市場上的壟斷現象,西方國家政府則采取默許和支持的態度。近年來,西方傳媒巨頭的擴張兼並行為有增無減,國際新聞傳播領域的壟斷現象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