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車族”越來越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可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否可以駕車呢?得了糖尿病,隻要多與醫生聯係,積極治療,把血糖控製在適當的範圍內,是可以安全駕車的,但是在駕車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目前還沒有數據表明,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出車禍和事故更多,不過,當血糖濃度低於某一臨界值時,駕駛能力將會下降。低血糖時出現的頭暈、無力、手抖、冒冷汗等症狀可能會導致交通事故。尤其是糖尿病司機,工作強度大,駕車時精神必須高度集中,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和體力,更容易出現低血糖現象,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駕車過程中,一定要做好低血糖的預防措施,不能掉以輕心。
首先需明確的是,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開車的。但有一些患者處於糖尿病的某些階段,如血糖尚未控製穩定、有急性並發症(酮症、感染等)時,則應暫時避免駕車。當有較嚴重的慢性並發症時,如視網膜病變或白內障視力下降、腎功能不全、糖尿病足、心肌梗死、腦中風等,則應放棄駕車。
其次,患糖尿患者在外開車一定要特別慎重。開車前最好測一下血糖,血糖過高會引起視物模糊,影響駕駛安全,但血糖低於5毫摩爾/升,也不要開車。但駕車途中最不好的情況是低血糖,這可能是由藥物引起或是沒有按時進餐所致的。尤其是服用長效的磺脲類降糖藥(如優降糖等)以及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更容易發生低血糖。患糖尿病的司機當出現頭暈、無力、心慌、顫抖、冒冷汗等症狀時,很可能就是低血糖反應。因此,建議最好購置一個快速血糖儀,並隨身攜帶,以便隨時監測血糖。如果在駕車途中出現低血糖反應,一般的應急措施是食用含有糖類的食物或飲料,休息片刻,待血糖及神誌完全恢複正常後才能再開車。如果是長途駕駛,應該在駕駛室的小儲藏櫃中存放足夠整個路程食用的含糖食物,以便於及時取用。長途駕車時,應每隔3~4小時停車加餐一次。
最後,經常駕車的糖尿病患者還應注意適當運動。輕鬆的全身運動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時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使患者可以減少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的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