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口服降糖藥的誤區(1 / 2)

口服降糖藥雖然應用起來比較方便,但是不能盲目服用,有很多注意事項需要患者了解。目前有很多患者,甚至基層的醫生,在應用口服降糖藥時都忽略了一些問題,走進了這樣或者那樣的誤區。

1.急切用藥的誤區

一般而言,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應先進行飲食控製、堅持適當的體力鍛煉、生活有規律、保持情緒穩定、肥胖者應減肥,觀察1~2個月。如果經過這些措施處理後血糖控製得滿意,就可以繼續堅持非藥物治療,隻有經上述處理後血糖控製不滿意者,才加用適當的降糖藥物治療。

2.合用同類藥物的誤區

口服降糖藥有多種種類,每一類藥物的作用機理都不相同,但同一類藥物的作用機理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張同一類藥物合用。但是臨床上還是能夠經常看到這種錯誤用藥的例子,如消渴丸(含優降糖)配美吡達、二甲雙胍配苯乙雙胍等。同類藥物合用有時會導致嚴重的低血糖。

3.選藥不當的誤區

在服藥過程中,忽略了一些注意事項,如肥胖患者應用促胰島素分泌劑,兒童患者應用磺脲類口服降糖藥,消瘦患者或心、肺、肝、腎功能異常者應用雙胍類藥物,急性並發症如酮症酸中毒或嚴重的慢性並發症如糖尿病腎病等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藥,都不是合適的選擇,應該盡量避免。

4.忽視飲食治療的誤區

一些糖尿病患者不願意控製飲食,隻想通過多服降糖藥來控製病情,這個想法是錯誤的,甚至是危險的。如果不把好飲食這一關,口服降糖藥治療通常是失敗的。

5.跟著感覺走的誤區

有些糖尿病患者習慣根據自覺症狀來判斷血糖控製的好壞。許多Ⅱ型糖尿病病人自覺症狀不太明顯,服藥與不服藥在感覺上相差不多,於是認為用不用藥無關緊要。事實上,單憑症狀來估計病情並不準確。臨床實踐中,單憑飲食和運動就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製的情況僅見於少數病情較輕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絕大多數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之初即需給予藥物治療。

6.光吃藥,不複查的誤區

化驗血糖一方麵可以了解病情控製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作為選擇藥物及調整藥量的重要依據。隨著病程的延長,許多磺脲類降糖藥物(如消渴丸、優降糖、達美康等)的效果逐漸降低,醫學上稱之為“降糖藥物繼發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複查,自己覺得一直沒間斷治療,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現藥物繼發性失效,實際上形同未治。有的病人一直吃著藥,結果還是出現了並發症,原因就在於此。還有一些患者覺得自己已經服藥了,就安全了,常常忽視根據自己的血糖水平來調節用藥量。這樣服藥會大大影響藥物療效。

7.中醫藥能治糖尿病的誤區

無論是西醫還是中醫,目前還都沒有解決糖尿病的根治問題。客觀地說,中藥在糖尿病慢性並發症的防治方麵有一定的作用,但就降糖而言,中藥效果遠不及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