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節多元化搞不得——盲目多元化是可怕的

“中國企業的機會太多,丟掉一個機會不可怕,但是投錯一個項目,企業就要傷元氣,就要完蛋。”

史玉柱的商業路程,跨越過多個行業,是一種多元化的發展途徑,他每次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都會讓競爭對手和消費者疑惑甚至爭論許久,當大家猶豫的時候,正是他渾水摸魚、收獲果實的最好時機。

巨人集團於1995年5月18日在全國上百家報紙上,用整版廣告一次性推出保健品、電腦和藥品三大係列30個新品,而其中又以保健品為主,一次性推出包括減肥、健腦、醒目、強腎、開胃等在內的12個品種。15天內,市場訂貨量突破15億元。不到半年,巨人集團的子公司就從38家發展到了228家。

在1996年初,史玉柱發起“巨不肥會戰”,以“請人民作證”的口號再一次在全國掀起保健品熱銷的狂潮。如此瘋狂的多元化勢頭,也預示著後來的慘敗。史玉柱曾如此描述當時的瘋狂勁頭:

“那時候,頭腦發熱,做過十幾個行業,全失敗了。比如,當時做的腦黃金、巨能鈣、治心髒病的藥,我們的老本行——軟件、計算機硬件。當時傳銷不算違法,還成立了一個傳銷部開始研究傳銷。傳銷隊伍剛培養好,國家就開始說傳銷違法了,最後那批人就解散了。當時甚至還成立了一個服裝部門。”

步步高電子公司老板段永平在1997年之前就曾給過史玉柱忠告,他認為:做企業猶如高台跳水,動作越少越安全。然而,那個時候的史玉柱正處於多元化的冒進當中,自然很難明白段永平話中的深意。

後來遭遇失敗,重重地摔了一跤之後,史玉柱突然覺得自己明白過來了,他認為:

“在中國,多元化的企業除了複星集團之外,成功的沒幾個,搞多元化百分之百失敗。中國企業家十年前的最大挑戰在於占據機遇、把握機遇。隨著十年來經濟法製的進一步規範,各行業進入白熱化的競爭,所以現在企業家的最大挑戰在於是否能夠拒絕誘惑。以前各行業競爭不激烈,你什麼也不懂,但隻要你進去別人沒進去,你就很容易賺到錢。現在競爭激烈了,專業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們許多民營企業還是沿用過去的方法,即便現在我有這種認識,但有幾次我還是沒忍住,把投資報告提交給決策委員會,都被槍斃了。專業化不僅對中國企業適用,全球行業的發展趨勢肯定也是走專業化道路。”

對於當時違背經濟規律的做法,史玉柱認為是所謂的“多元化經驗”。他舉例說:“比如巨人漢卡,當時巨人漢卡確實做得很好,銷售額很大,利潤也很可觀,在同行業裏麵已經算是佼佼者了。但是很快我們就以為自己做什麼都行,所以我們就去蓋了房子,搞了藥,又搞了保健品。保健品腦黃金還是成功的,但是腦黃金一成功,我們一下子搞了12個保健品。然後軟件又搞了很多,又搞了服裝。”

同是保健品行業,包括與史玉柱同時期,同樣迅速崛起的太陽神等企業,也是因為沒有抵擋住誘惑,進行多元化擴張後而快速倒閉。

1987年底,懷漢新的黃江保健品廠在廣東東莞黃江鎮掛牌。1988年初,生物健技術的持有人懷漢新辭去公職,投入保健品行業,8月,黃江廠的廠名、商品名和商標統一變更為“太陽神”,當年實現銷售收入750萬元。1990年,銷售額躍至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