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史玉柱是個言而無信的人,他本來就不想還這個錢,在今天的法製環境下,他可以找出很多合法的不還錢的理由,15億對誰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今他主動把錢還清了。關於其中的原因,史玉柱的回答是:
“因為我們堅信我們將來還是要做大事的。背著汙點做不了大事,誰都會說:‘這個人把公司搞得一塌糊塗,欠老百姓的錢也不還。’這樣的話你將來什麼事都幹不了。
“實際上,我們還是想將來做一些大事的。如果你曾經搞成一個爛攤子,而且這個爛攤子最後還是以非常不好的方式——破產來結束,我將來再做大的話,比如說到銀行貸款,就會帶來很多(的)不方便。”
2001年,史玉柱在還完錢之後,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道義和做人的基本原則之外,這也是一個很現實的考慮。
“我盡了我應該盡的職責了,社會責任我盡到了,對我將來發展有好處,眼前我好像吃虧了,1個多億現金我付出了,但是這個回報我覺得不止1個億。
“假如不還,我想將來企業做大了,合作上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因為你虧了錢不還錢,人家對你就有畏懼心理;還了之後,本來是個汙點,現在可能就變成對你有好處了,(能)更輕易(地)找到合作夥伴。現在我們到銀行貸款,銀行也不用我們抵押,他們說隻要史玉柱在,隻要史玉柱簽字,就可以貸款給我們。”
在參加《對話》節目之後,主持人王利芬高度評價了史玉柱的還款行為,她說:“我認識很多朋友,他們對史玉柱個人的人格魅力非常佩服。而且他們對於史玉柱一複出,就始終在想要還老百姓的錢這一點非常感動。就我個人來說,對他攀登珠穆朗瑪峰這樣一個壯舉,內心也充滿著敬意,剛才大家一直談失敗和成功的話題,我在這裏想起了一句話:‘當你想好了怎麼去贏的時候,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我想把這句話,送給史玉柱和他未來的事業。”
關於還債的原因,史玉柱解釋說,張樹新在中央電視台《對話》欄目中告訴自己,其實這些錢他是可以不還的。因為從法律的角度看,作為一個有限責任公司,隻要巨人申請破產,個人就無須承擔償還的責任。雖然從法律意義上,史玉柱確實可以這樣做,隻要他臉厚心黑就可以做到,但代價是他必須一直承擔欠債的罵名。
史玉柱說,1999年下半年移師上海,成立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擴展“腦白金”業務,他的最大目的就是還錢,把舊債還清。二次創業時期,他就對手下的人表示他最大的目的就是還錢,除非他自己將來隻甘心當一個小老板,否則老百姓的錢一定要還,當時他年紀還不算大,還想再做點事,不願一直背著欠債的汙點。
他表示,前幾年,他有時候走在外麵的時候總感覺到四處有人盯著自己,雖然對方不一定能夠認出來,但是,他還是覺得很臉熟,總覺得別人會盯他幾眼,他認為就像是做錯事被人盯著一樣讓他很難受。從二次創業的時候,他就給自己定下了分兩步走的戰略,第一步就是先把老百姓的錢全部還了,隻有這樣他才能真正心安。第二步就是自己再努力做一個穩健發展的企業,根據自己這些年的經驗教訓,重新起步。經營企業的道理說起來簡單,但隻有自己真正栽過跟頭,才能明白。
這就是史玉柱還債的真實原因,無論是從個人品德上講,還是從還債所引起的好評如潮來看,他都是最大的贏家。我們都知道史玉柱做廣告的水平天下一流,但是借助還債這一行為來樹立口碑、重塑形象,開始新的事業征程,比起之前的廣告來說,其效果、其影響,都不必多用讚美的詞語來形容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史玉柱借錢還債,自然得到老百姓的信任,為自己贏得了聲譽,也為企業贏得了再次騰飛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