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有很多讀者覺得在描繪農村的時候,個人色彩過於濃重,這的確不可否認。我在把半成品給他看得時候,她也提過這方麵的意見。他說我可以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子來修改這一部分,可我自己似乎已經把自己融入書中,那是我的真實感受,我不能質疑自己的真實。
在讀高中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在我的文章中讚美農村,山樹田野……我越是長大,越是明白農村的魅力背後的無可奈何。甚至,我也做過像陶潛一樣的夢,在農村安安靜靜平平淡淡生活,現實的生活對我這樣還未入世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遙遠的的故事,它未開始就已經待續。尤其是哥哥姐姐們的人生經曆,讓我看到自己身上反射出的黯淡。時時刻刻,我就得站在別人的身後,就算別人擋住了我,我也得笑著說沒事。速度就得不同了,我能不努力麼?
真正給我洗腦的一件事,就發生在我高考後的暑假,在高考之前,親戚鼓勵我,他們對我下各種的承諾,什麼手機電腦……考上大學的時刻,等我達到他們口中所說的條件時,他們竟閉口不談連祝賀也沒有,我不要禮物,不要錢,需要的僅僅是一聲真心的祝賀而已。我的心地善良與現實不搭調,在母親麵前發牢騷,說他們不守信用,可母親的回答讓我覺悟,也讓我反省。母親說“他們憑什麼給你買?你是我的孩子,又不是他們的,他們會白白給你送錢了?你隻管好好上學,錢一分都不要他們的,省的最後落得一個你是他們供出來的。再說那種話,就是說出了鼓勵你的。”之後她又談到一個我們有錢的親戚,說人家孩子隨便考上一個大學,就收到禮錢幾十萬。他說家裏條件不好,誰都懶得巴結你。他的悠長的歎息似乎就刻在我的腦海裏。每每我感到失望絕望,它就會給我灌注精神的力量這麼久以來,我借著怨恨前進,而不是鼓勵。突然,我就覺得自己也是值得同情地,很可能就是給予殘疾貓的那種同情。
若是僅因這一件事,就讓我對家鄉產生這麼多怨言,那我就太小心眼了。農村把父母囚禁著,直到他們蒼老。母親年輕的時候,我並不懂。當我站在院子邊上,望著在黑暗裏若隱若現的路上的時候,沒有人直到我內心的焦慮。你的母親是農民嗎?她也是在天還沒有亮就去地裏了,天黑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時候才回家。若是,啊,親愛的讀者,那我的感覺你是懂得。
讓我怎麼再讚美農村?我不能再讚美她,讚美她就是在驅趕我的母親。
說是這麼多,就是想讓讀者不要怪我傷害農村。若是你也來自農村,但你愛她,讚美她,我是不會去玷汙你神聖的天堂的。您就原諒我在書中所表現的消極色彩吧。
------題外話------
寫殘疾貓的時候,我很有感覺,我希望那些沒有接觸過貓的讀者,可以去感受一下。它的眼睛真的很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