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曰:“此之謂順民也。天下無對,製命在內。”(語出《列子·楊朱》)這種人是順應自然本性的順民,他們在天下間沒有敵手,命運由自己控製。
貧賤與富貴、痛苦與快樂、失敗與成功、凶禍與吉福、榮耀與恥辱、曲折與順利、疾病與健康……人們將這種種人生際遇稱之為命運。每個人都不應將自己交給命運,而應做命運的主人。《列子·楊朱》篇是列子借楊朱之口,提出的一種“不違自然所好”的人生態度和社會觀點。強調要順從人的本性,享受當生的快樂,不為名利所惑,做命運的主人。
楊朱說:“百姓得不到休息,是為了四件事的緣故:一為長壽,二為名聲,三為地位,四為財富。有這四件事,便怕鬼神,怕外人,怕威勢,怕刑罰;這種人可以讓他死掉,也可以讓他活下去,他的生命受到外物的控製,自己不能作主。不違反天命,為什麼要羨慕長壽?不看重尊貴,為什麼要羨慕名聲?不追求權勢,為什麼要羨慕地位?不貪圖富貴,為什麼要羨慕財富?這種人是順應自然本性的順民。他們在天下間沒有敵手,命運由自己控製。”
正如楊朱所說,命運由自己把握。那麼,怎樣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呢?
決定命運的因素可分為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其中,主觀因素即內因起主導作用。人生中成就的取得,境遇的改善都要靠自己的主觀努力爭取,靠發揮自己的主觀條件創造,靠個人知識、能力的儲備,思想品格的修養。
因此,即使你的處境如何艱難,永遠也不要抱怨命運對你的不公,埋頭奮鬥,發揮自己的一切能力,積極主動地改變命運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那些所謂的困難,都是不值一提的: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時身體健康,沒有疾病,那麼你比其他幾百萬人更幸運,他們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陽了;
如果你從未嚐試過戰爭的危險、牢獄的孤獨、酷刑的折磨和饑餓的滋味,那麼你的處境比其他5億人更好;
如果你能隨便進出教堂和寺廟而沒有任何被威脅、暴行和殺害的危險,那麼你比其他30億人更幸運;
如果你的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麼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
如果你在銀行裏有存款,錢包裏有票子,盒兒裏有零錢,那麼你屬於世上8%最幸運之人;
如果你父母雙全,沒有離異,那麼你的確是那種很稀有的地球人;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那麼你就得到了一個雙重的祝福,因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並不屬於那另外的20億文盲之列。
在25億個精子中,隻有一個能和卵子結合;就算如此,也不是每一個胚胎都能成功地誕生到人世。
再說,能夠成長到你目前的年齡,你必須從許多可能的疾病和意外中生存下來,更不必提及台風、火災,或被病毒、泥石流侵襲的可能性。但是,盡管有上述可能,你還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