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形成於西方,最早叫“貨幣銀行學”。中國的金融學,是從西方介紹來的,囊括了從古典經濟學直到現代經濟學的各派貨幣銀行學說。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主要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彙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
這些看似複雜難懂的概念和術語,其實都是源自於生活。金融學中的許多概念都與生活密切相關,如衡量生活水平的恩格爾係數;與儲蓄、購房都有關係的利率;以及隨時都有可能影響人們吃穿用度的通貨膨脹等等。再比如,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她要與銀行打交道;出國要使用彙兌;國家每一個財政計劃、每一個貨幣政策的出台,都有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中國千千萬萬的股民、基民、期民,無不在關注著每一次央行調整的貨幣政策。彙率、銀行、利率、貨幣、……這些金融學的關鍵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
現代社會,金融學已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
20年前,我們無法想象持一張卡就能走遍天下;無法想象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上銀行完成一係列的交易;無法想象普通人也可簽張支票。而這些,僅僅是金融業20年發展變革所帶來變化中的一小部分。金融的發展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銀行卡,當今社會中普遍流行的金融工具,因為個人支付行為無處不在的特性,使它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小到公用事業費、買彩票,代繳代扣電話費、手機費,大到發工資、還房貸,買基金、網上支付等金融服務,銀行卡統統都能搞定。現在的不少時尚年輕人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一代“卡族”。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人們談論最多的事情,往往是最不熟悉的事情。金融也是這樣,我們看起來似乎對它再熟悉不過,但當你發現銀行裏的存款不翼而飛,參與“高息”集資而血本無歸,股市資金頃刻化為烏有,通貨膨脹讓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的時候,你會驚恐地發現你對金融一無所知。
我們的生活已然被金融悄然改變,但很多人卻無法駕馭這一工具更好地為生活服務。因此,懂點金融學就顯得尤為必要。
金融學是一門“經世致用”的學科,如果說經濟學讓人更快樂,那麼金融學無疑讓人更加懂得生活的智慧。和經濟學一樣,在許多淺顯易懂的故事中,也蘊含著金融學的道理。本書就是通過這樣一些貼近生活的內容,以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金融學的知識向讀者一一講述。
事實上,生活的富足不需要大把的鈔票,需要的是經營生活的智慧。在百忙中抽出片刻時間,每天讀點金融學,在輕鬆中學習,在學習中放鬆,逐漸認識和理解金融學的基本知識,了解錢是什麼東西,了解一切關於貨幣的指標與你有多大的關係,這些知識對你必有裨益。讀完此書,你會發現自己已是一個生活中的“金融通”了。你會明白如何如何在壓力與繁忙之中保持一份輕鬆、從容和淡定,如何更聰明、更精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