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人生最大的藝術(2)(1 / 3)

兄弟多有時卻也很糟。這種糟有幾種情況:

一種是隻講義氣不講道理。仗著自己兄弟多,勢力大,明知是自家兄弟的錯,卻還要幫著兄弟去欺侮對方;明知自己兄弟殺人放火卻還要包庇窩藏。這是最要不得的,到頭來是既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家兄弟。

一種是兄弟之間爭權奪利,相互攻擊。兄弟一多,家族內的利益就很難均攤,於是總懷疑自己吃了虧,懷疑兄弟姊妹們占了便宜,便在要求平均公正的幌子下想方設法、挖空心事為自己多撈一把。中國曆史上,為爭奪王位兄弟之間反目為仇相互殘殺的事屢見不鮮,血流成河,可見禍害之深。

一種是靠兄弟,吃兄弟,死皮白賴。有一類人自己不努力,有了幾個有頭有臉的兄弟便沾沾自喜,仿佛是自己的功勞。沒吃的了,住在兄弟家裏吃;沒穿的了,拿兄弟的衣服穿。有這多親兄弟,能讓我餓死嗎?這種人自甘墮落,卻還心安理得。

上述種種,往輕處說,是不明事理,不曉得珍惜兄弟情誼;說重點,是私心作怪,不通人性。

有私心就不會有愛心,沒有愛心,哪來兄弟的情誼?

當你想起兄弟二字時,你應該想到,兄弟即是關懷,即是體貼,即是寬容,即是愛護,即是一種責任心。不要擔心你付出的愛得不到回報,倘若你一直真心誠意地愛著你的兄弟,你終將明白,你得到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2.朋友

人生一世,可以沒有金銀財寶,可以沒有高官厚祿,可以沒有千古英名,可以沒有蓋世才華,但不能沒有朋友。沒有朋友的人生,絕對是孤獨無聊的人生。

中國人善交朋友,關於朋友的格言警句數不勝數。如,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少一個朋友路難行;在家靠兄弟,出門靠朋友;見麵是朋友。等等。

朋友是了望社會的窗口,朋友多,窗戶就開得大,室內就會陽光明媚。打開通訊錄,那上麵記著一大堆朋友的名字、地址、電話,看一眼就感到親切。樂了,煩了,悶了,都會想到找朋友聊一聊。

有一時的朋友,有一世的朋友;有泛泛而交的朋友,有親如兄弟的朋友。一時的朋友不要要求做一世的朋友,一世的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

善交朋友的人,會有許多朋友,他生活在朋友的溫情之中,這種人人緣好。

不善交朋友的人,往往會有一、二個密友、知己,這種人活得怡然自得。

知心朋友就是知己、知音。擁有這樣的朋友,是人生難得的幸福。

誰都知道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伯牙彈琴,音調高昂激越,砍柴人鍾子期聞聲駐足,歎道:巍巍乎高山。伯牙又奏出奔騰回蕩的旋律,鍾子期說:潺潺兮流水。兩人於是成為知音。鍾子期死後,俞伯牙摔斷琴弦,從此不再彈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真正的朋友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她)已融進你的軀體,化為你的血肉,他就像你的影子,你能從他身上看到你自身。

會交朋友的人,不僅知道哪些人該交朋友,還知道哪些人不能交朋友。

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中鋤草,看到一塊金子,管寧照舊揮動鋤頭,把金子看得同瓦石沒有兩樣,華歆卻拾起金子欣賞半天,然後才扔到一邊。他們又曾經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車、戴著禮帽的顯貴人物從門口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走出去看。管寧就割裂席子,把座位分開,對華歆說:“你不是我的朋友。”

此所謂道不同,不與為謀。管寧是深知朋友要義的。

貪圖財物、見錢眼開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愛慕虛榮、追求顯耀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度量小、心眼窄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對任何人都不說真話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不尊重老人和小孩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當麵說好話、背後使絆子或專在領導麵前打小報告的人不能交為朋友。

朋友其實是對生活的一種選擇,選擇什麼樣的朋友,常常預示著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觀。一個人的朋友如果都好行仁義,作風正派,為人熱情,勤勉努力,那麼這人必定不錯;如果他的朋友大都喜歡誇耀,愛搞陰謀詭計,不思進取,那麼這人遲早會犯錯誤。

朋友就是朋友,他不能替代你,你也不能代替他。尊重朋友就是尊重自己。不要過多地打聽朋友的隱私,不要嫉妒朋友還有另外的朋友,不要因交朋友而失去自己的本性。

3.交友的原則

交朋友要掌握好幾個基本的原則:

一是誠實。朋友之交,最怕虛情假意,你待朋友虛偽,朋友嘴上不說,心裏已沒有把你當朋友看了。一是一,二是二,坦誠相見,無論地位如何懸殊,年齡差距有多大,都可以成為好朋友。

二是理解。凡人都有性格,有性格就會有差異,理解,就是消除差異的方式。朋友怎樣做怎樣說,總會有他說和做的道理,首先是想清楚這個道理,然後再決定讚同或是反對。理解朋友,朋友並不能從你這裏得到什麼實惠,但卻能得到一種安慰、自信和心靈的溝通。

三是信任。朋友之交重義,信任就是義。對朋友有某種擔憂、懷疑,就很難做到完全信任,矛盾就是這樣產生的。信任,是對朋友人格的尊重,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朋友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