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分鍾後,她抬起頭,十分肯定地對我說:“沒有!”此時,我似乎已沒有什麼好辦法了。外麵還有人在排隊就診,我隻好對她說,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建議到專門的心理診所去看看。她悻悻地走了。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她又來了,進來就跟我說:“我昨天做噩夢了。”
聽到她這樣說,我便肯定,一定是她心理上出了問題。後來,我又格外詳細地詢問了她最近的生活情況,終於發現,原來他先生將要在她預定臨產的那段時間出差一個月,她表麵上支持心裏卻不大樂意。
這是一個醫生的手記,它充分證明了思想的吸引力對人產生的巨大作用。孕婦開始並不做噩夢,但在醫生的詢問下,她的腦海中出現了噩夢這個詞語,並且醫生又在暗示自己的毛病可能與噩夢、心理有關,於是當天晚上,她真的做噩夢了。這就是思想意識對人的物質世界的影響。
關於論證吸引力的例子,以上心理醫學的實例是最常見、最立竿見影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運用吸引力法則的關鍵,就是把這個秘密運用到其他方麵:你擔心自己有病,結果真的生病了,同樣,你擔心自己沒工作,結果真的一直處於失業狀態;你擔心找不到合適的伴侶,結果真的一直單身;你擔心買不起私車,結果真的天天擠公交……這是消極方麵的例證,積極方麵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希望自己快樂,結果真的每天心情都不錯;你希望有套自己的房子,結果真的告別了租房生活;你希望自己富有,結果真的獲得了令自己滿意的財富……這就是思想在你創造物質世界過程中的作用,也正是為何要運用這個秘密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真正擁有這個秘密
前麵的論述一直在強調思想的力量,強調思想對結果的決定性影響:正麵的思想會得到正麵的結果,負麵的思想會得到負麵的結果。
也許看到這裏你會有這樣的疑問:難道我成天呆在屋子裏想,想工作、想汽車、想成千上萬的財富,結果就真能想來這一切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吸引力法則的要旨在於改變你思想的方式,改變你思考問題的方式,並在此基礎上引導你的行為,將一切與之相關的有利因素和條件不自覺地吸引過來,從而激發你足以獲得任何成功的潛能,實現你的任何願望。
是的,吸引力法則讓你做的不僅是要你滿懷希望地思考,或是在腦海中不停的想象,始終執著於自己的願望和理想,更重要的是,要讓你的思想、情感處於一種最佳的狀態,隻要你在這種情感狀態下看待問題,你就是無限接近於成功的。
不得不承認,生活中大多數人的情感都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除非出現極少數大的突然性的變動,他們都會以“默認方式”吸引自己的生活,積極的時候就吸引積極的,消極的時候就吸引消極的,完全任其自由。這樣的人,即使他們認識到吸引力法則中的吸引力作用,也不可能真正擁有這個秘密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國古代有“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典故。故事中,事實上並不存在的“梅”、“餅”解除了口渴感和饑餓感,這就是情感的一種導向作用:情感上想到的“梅”、“餅”,使意識上的饑渴感消除了。這種積極的導向作用就給人帶來了正麵的結果。與之相反的“談虎色變”、“聞風喪膽”,則將人的情感導向反麵,給人帶來不利的影響。
情感不外乎兩種:有利和不利。有利的情感吸引有利的東西,讓人感覺良好,平靜、舒暢、快樂、希望等等;不利的情感吸引不利的東西,讓人感覺很糟,憤怒、沮喪、悲傷、失望等等。所以,你應該掌控你的情感,讓它處於對自己有利的一麵,而不要讓它繼續保持默認的無人駕駛的被動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