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秘密的發現(1)(3 / 3)

原子中心是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原子核外麵是高速運轉的電子層,不論你是否相信,擺在你麵前的書籍、電腦、桌子椅子,你的手、身體乃至整個世界,都是由這些無限微觀而又真實存在的漩渦構成的。

那麼,這些微小的漩渦又是如何形成最初的有機生命的呢?依據美國學者米勒的實驗研究,這主要是因為一種聚合作用。

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與演化密切相關的。生命的構成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等,均來自銀河係大爆炸後元素的演化。資料表明,前生物階段的化學演化並不局限於地球,宇宙空間中廣泛存在著化學演化的產物。在星際演化中,某些生物單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於星際塵埃或凝聚的星雲中,接著在行星表麵的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

38億年前,地球上便形成了穩定的陸塊,各種證據表明,當時液態的水圈是熱的,甚至是沸騰的。化學起源說認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逐步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即那些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元素經過極其複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化、聚合而成的。

地球早期,物表含有大量的還原性原始大氣圈,如甲烷、氨氣、水、氫氣,還有原始的海洋,這些物質在早期地球閃電的作用下聚合成多種氨基酸。這多種氨基酸在常溫常壓下又可能繼續局部濃縮,進一步演化成蛋白質和其他多糖類、高分子脂類,最終在一定時候孕育成生命。這就是化學起源學說的代表人物米勒所描述的生命進化的過程。

生命體的誕生使人類的誕生成為可能。

莎士比亞說:“人類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像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人類是由動物界分化出類的,在分類學上,人屬於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人科。大約450萬年前,人和猿開始分化,產生臘瑪古猿,以後再由臘瑪古猿演化成2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一步再發展為現代人類。

關於人類的發展過程,一般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1)早期猿人階段。大約生存在300萬年到150萬年前,已具備人類基本特點,能直立行走,製造簡單的礫石工具。

(2)晚期猿人階段。大約距今200萬年到30萬年前,身體像人,腦量較大,可以製造較進步的舊石器,並開始使用火,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階段。距今10~20萬年到5萬年前,逐漸脫離猿的特征,和現代人很接近,已知道利用獸皮做粗陋的衣服,並學會人工取火,如德國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階段。大約4~5萬年前,這時人類的進化出現了明顯的加速,在形態上已非常像現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與繪畫的藝術,並出現裝飾物。如1933年發現的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人。此時原始宗教已經產生,已進入母係社會。在晚期智人階段,現代人開始分化和形成,並分布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