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命
享受你的生命吧。生命與生俱來就是不平凡的,對任何人來說,它都是一趟精彩的旅程。現在就去享受它。
——鮑勃·普科特
生命是最寶貴的,每個人都隻有一次,但很少有人認真想過,該如何去享受這彌足珍貴的生命。很多人一生為名利、金錢、情感……而殫精竭慮,最後卻隻能如此慨歎:“我隻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其實,人生來就是為了享受生命的。你可以這樣假想:上帝創造人類的那一天,就是覺得他創造的這個世界美麗而又單調,那麼多的果蔬食糧,那麼美的河流山川,應該造一些跟他自己一樣智慧的人去享用它,主宰它,於是有了伏羲女媧,有了亞當夏娃,有了祖先,也有了我們,有了生生不息的創造與繁衍,也有了紛繁複雜的悲歡世界……
然而,很多人卻背離了上帝的初衷,變得提不起放不下,為享受而享受,把占有當作享受的終極目的,以為上帝讓我們享受就是獨占,獨占物質,獨占自然,獨占虛榮,獨占所有的好,把所有的壞留給別人。於是,有人為了擁有財富而目不斜視;有人在獲得金錢的同時喪失廉恥與自尊;有人會因既不富也不貴而倍感無奈和淒苦……
為什麼我們不能真正的享受生命呢?
當你充分享受生命時,你就會真正的快樂起來,你的內心就會產生無窮的幸福感,你就處於一種持續感覺美好的狀態中。這時,吸引力法則再一次在你身上得到體現。你會很興奮地與你所愛的人分享你的生命。你感到高興的事、你的熱情、你的幸福感,都會具備前所未有的感染力。你會生活在與常人不同的現實中,過著與眾不同的生活。
對此,很多人都會看著你,不解地問道:“你到底做了什麼與我們不一樣的事?”惟一不同的就是,你在生命中運用了這個秘密。
湛藍的天空掛著幾朵白雲,海麵風平浪靜。時間還是上午,一個老漁夫悠閑地坐在海邊,一邊抽煙,一邊凝視著大海,身旁是他的漁船。他看起來滿足而自在,心中了無牽掛。
這時,一個大富翁走了過來。
富翁:“這麼好的天氣,你怎麼坐在這裏抽煙啊?”
老漁夫:“這麼好的天氣,為什麼不坐下來抽煙?”
富翁:“這麼好的天氣,你不能坐下抽煙!”
老漁夫:“那我該幹什麼呢?”
富翁:“你應該抓緊時間出海打魚。”
老漁夫:“我已經一大早出海回來了,打的魚足夠好幾天的生活了。”
富翁:“那你也該抓緊時間再多出去幾次,打更多的魚。”
老漁夫:“然後呢?”
富翁:“然後每天如此。”
老漁夫:“然後呢?”
富翁:“然後你用賺來的錢,買一艘新船,租出去。”
老漁夫:“然後呢?”
富翁:“然後賺很多的錢,買更多的船,賺更多錢……。”
老漁夫:“然後呢?”
富翁:“然後你成功了,你就可以悠閑地坐在海邊,抽一袋煙,享受人生!”
老漁夫:“你看我現在在做什麼呢?”
富翁:……
這是一個充滿禪意的故事。在這個高速競爭的時代,很多人為了功名利祿,用辛苦和煩惱替換了一天天美好的光陰,就這樣,為了享樂,苦了一生;為了休息,忙了一生。其實,生命絕不該如此虛度浪費,而應充分享受。
享受生命,就是懂得如何追求,如何擁有,如何珍惜,如何放棄;享受就是去體驗,去感悟,去尋找,去打拚。我們的生命寶貴而又短暫,要牢記:今天就是生命——是惟一你能確知的生命,就在今天,使自己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把自己搖醒,培養一種嗜好,讓熱忱的風兒掃掠過你,以高昂的興致來享受今天。
現在就去感覺美好,現在就去享受生命。
名人鏈接——馬丁·路德·金
馬丁·路德·金,美國著名民權運動領袖,1964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有金牧師之稱。其反對種族歧視、爭取平等的一生為黑人帶來了福音,他用自己不屈的行動詮釋了生命的尊嚴和秘密。他運用吸引力法則對自己的生命和同類人的生命作出了積極的改變。
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日出生於美國亞特蘭大。父親是牧師,母親是教師。他從母親那裏學會了怎樣去愛、同情和理解他人;從父親那裏學到了果敢、堅強、率直和坦誠。但他在黑人區生活,也感受到人格的尊嚴和作為黑人的痛苦。
15歲時,聰穎好學的金以優異成績進入摩爾豪斯學院攻讀社會學,後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盡管美國戰後經濟發展很快,強大的政治、軍事力量使它登上了“自由世界”盟主的交椅,可國內黑人卻仍在經濟和政治上備受歧視與壓迫。麵對醜惡的現實,金立誌為爭取社會平等與正義而成為了一名牧師。他先後就讀於克拉澤神學院和波士頓大學,於1955年獲神學博士學位後,到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得克斯基督教浸禮會教堂作牧師。
大學期間,金潛心研究過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法國哲學家勒努維埃的人格主義、愛爾蘭哲學家伯克利的道德理想主義。他閱讀柏拉圖、盧梭的著作,潛心鑽研過尼采的“超人”哲學和甘地的“非暴力主義”。他並非簡單地、機械地接受這些思想家的觀念,而是把它們作為可以播種自己信念的沃土,逐步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