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讓他人為你雪中送炭(2)(2 / 3)

李絳很需要這筆生意,因為關係到公司的信譽問題,也完全有可能依法要求對方繼續履行合同。他知道,如果打官司,銀行是會輸的,但這不是雙贏的局麵。於是他同意撤銷了合同,退還了定金,告訴銀行行長:“如果你們將來需要其他軟件,可以來找我。”

李絳丟了10萬美元的合同,6個月後那位新行長打電話對他說:“我需要數據庫處理係統。”並和他簽了20萬美元的新合同。

懂得雙贏思維的人是有遠見的,在現實社會中學會雙贏,能得到更多人脈。知道給對方讓利的人,自然會得到更多成功。

1%與100%之間的奧秘

石油大王保羅·蓋蒂曾經說過,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

北京的一家公司招聘高層管理人員,經過層層選拔,9名優秀的應聘者從三百多位麵試者中脫穎而出。最後一輪麵試由總經理親自把關,他把9個人隨機分成3個組,指定第一組的3個人去調查嬰兒用品市場,第二組3人去調查婦女用品市場,第三組的3個人去調查老年用品市場。

經理告訴他們:“錄取你們,是要你們去開發市場的。現在我把你們分成3組,希望你們互相合作,全力以赴。”臨走的時候,經理還交代他們到秘書那領取相關的資料,以免盲目調查。

3天後,9個人都把自己的市場分析報告遞交到了總經理手裏。總經理看完後,站起身來,走向第三組的3個人,分別與之握手,並祝賀道:“恭喜三位,你們已經被錄取了!”

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總經理說:“請大家找出我給你們的資料,互相看看。”原來,每個人得到的資料都不一樣,第一組的3個人得到的分別是本市嬰兒用品市場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分析,其他兩組也類似。而隻有第三組的人相互借用了對方的資料,補齊了自己的分析報告。第一、二組的人卻分別行事,做出的市場分析報告自然不夠全麵。

總經理說:“其實我出這個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一下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要知道,團隊合作精神才是現代企業成功的保障!”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哪怕用盡100%也不足以最後勝出。如果很多人都奉獻出自己的一些力量,那麼勝利也就輕而易舉了。不要期望自己是全能的,也不要期望一個人能夠付出100%的能力去幫助你,你要善於結交更多的朋友,隻要他們在關鍵時刻付出1%的能力幫助你就足夠了。比如你要建一個工廠,還需要100萬的資金,如果你隻有一個好朋友,他全部的資產隻有50萬,即使全部拿給你也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而如果你有10個朋友,一人隻要拿出10萬就可以了,如果你有100個朋友,每個人出一萬就湊足了。

何林是一家生產運動鞋公司的老板,公司的經銷商遍布全國各地,生意十分紅火。有一次上海的一位經銷商以鞋的質量有問題向公司提出退貨,何林仔細查看了那批鞋的質量,並沒有經銷商所說的問題,所以拒絕退貨。原來這位經銷商是受到其他公司的誘惑,不想再和何林合作,就找了這個借口,還威脅說如果不退貨,以後就不再和他們公司合作。

很多朋友都勸何林,何必因為這點小事失去一個大客戶呢?何林說:“公司的銷售不是僅靠一個大客戶的,靠的是全國所有的經銷商共同的努力。如果我退貨了,說明鞋子真有質量問題,那麼全國各地的經銷商都會來退貨,到時失去的不是一個客戶,而是所有的。”何林最終還是拒絕了那位經銷商。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靠一個人發展起來的,是需要更多人的力量才能發展壯大的。因此,你要廣結善緣,讓這些人在關鍵時刻都為你出一份力。

善用與小人物的友好關係

現實社會是很複雜的,每個人都生活在複雜的關係網中,每件事情都明裏暗裏交織在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不會搞關係,不善於利用關係的人是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好的。而那些善於利用關係的人則辦起事來如魚得水,非常順利。所以一定要善於利用自己周圍的關係,把這些關係發揮最大價值,為自己的事業助一臂之力。

幾乎每個到小區租房的人都會找李先生幫忙,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李先生和大門口的警衛關係搞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