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2 / 3)

她相信他對她的感情是真誠的。能得到這樣出色的男人真摯的愛,這也是上帝帶給她的優惠與恩賜。

春節她倆結了婚。在珠海,人們都稱她“杜太太”,她可不願做太太。新公司開辦的時候,老公征求她意見,問她是在家享福呢還是繼續幫他幹?她其實心裏早有打算,對他說:“我既不想在家也不想跟你幹,給我點兒資金,我想開一家化妝品公司,你看怎樣?”

她如願以償。有人笑她傻,說她放著清福不會享;還有人笑她呆,說她應該跟老公幹,省得他鬧花心。聽到這些勸告,她總不加可否地一笑了之。她幹嘛要變作根藤,纏在他那棵大樹上?隻有自己把應該而且能做的事情做好,心中才會永遠充滿陽光。

122、精心準備讓你勝券在握

辦事之前沒有準備,就象打仗之前沒有槍一樣。

馬先生是一家合資公司的總經理。他長年與外商打交道,與許多韓國商人關係很好。他尤其佩服韓國一家極有名的大公司的總裁盧本。

馬先生第一次見到盧本是在談判桌上,那是一次相當艱苦的談判。

第一次談判雙方沒有談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他們隻是相互認識、相互表示合作的誠意。馬先生注意到,韓方代表中有的人自始至終埋頭記錄,有的人參與會談,有的人則一句話不說地坐在那裏不斷地將目光從一個中國人的臉上轉移到另一個中國人的臉上,弄得馬先生他們莫名其妙。盧本在整個談話過程中不斷地講他對中國的友好,隻是偶爾拐彎抹角地涉及幾句具體業務,又馬上將話題移開。這次會談結束的時候,盧本請每一位在場的中國人為他留幾句話作為他來中國的紀念。

中午,中方請韓國人吃海鮮。當天晚上,盧本回請參加談判的中國人共進晚餐,飯後又去一間卡拉OK歌廳玩到很晚。馬先生注意到,在晚餐和唱歌的時候,每一個韓國人都和一個固定的中國人一直在一起,粘得緊緊的,談笑風生,關係似乎很融洽。而盧本則是一直不離他的左右。盧本精通漢語,和馬先生從中國的瓷器談到字畫,從古到今,地道的一個中國通。馬先生本人的閱曆也很豐富,盧本說什麼,他也能接著話題談什麼,兩個人都談得很高興。

第二天早晨,中方人員從9點起便陸陸續續進了談判室,這是馬先生事先的要求,他說:“韓國人時間觀念很強,我們不要像自己人開會那樣遲到,早點到等著人家比較禮貌。”然而,韓國人卻並沒有早到,當時鍾敲響9點30分的時候,韓國人在盧本的帶領下以職位的高低為序,排著整齊的縱隊,踏著鍾聲走了進來。

談判開始了。馬先生發現,昨天初次會麵時那輕鬆的氣氛一去不複返了,韓國人個個神情嚴肅、莊重,全神貫注的樣子。盧本更是頭一句話便切入正題,然後步步緊逼。有了前一天會談時的輕鬆與隨意,中方的談判人員明顯地無法一下子適應這種變化,都顯得缺少精神準備。馬先生也感到很緊張,他在調動自己的情緒,盡量做到在最短的時間內使自己進入充分的競技狀態。商場如戰場。久經考驗的馬先生自知情形不妙,韓方的攻勢明顯地遠遠強於中方,而且已經直指核心問題,大有當即就要奪下總部的氣勢。盧本的每一句話顯然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字字擲地有聲,句句讓中方措手不及。他旁邊的助手還不斷地把各種文件遞過來,他掃上一眼,引經據典,愈戰愈強。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一句話的說出,任何一個態度的表示,任何哪怕是極細微的條件的失誤,都可能帶來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馬先生立即采取了緩兵之術,他想把這場談判拖住,套住。然而,盧本好像看透了他的目的,絲毫也不放鬆。拿出一副當天便要結束談判,簽訂合同的架勢。馬先生無奈中,隻得拿出看家手法,講一些事情還要請示上級。

盧本瞪大了眼睛:“您不就是總經理嗎?”

馬先生故作輕鬆地笑著說:“盧本先生對中國了如指掌,怎麼忘了我這個總經理還得聽局領導的指揮呢?”

盧本無語。約定談判在轉天繼續進行。

轉天談判進行得同樣很艱苦,馬先生真正領教了韓國人的厲害。韓國人對他公司裏的一切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包括他自己早已忘記了的一些細小的往事,也讓韓國人拿出來作為說明他們對公司看法的佐證。馬先生好生奇怪,這些韓國人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知道的又這麼詳細呢?直到盧本提及馬先生曾經做演員的經曆時,馬先生才知道這一點是他自己在第一天相見時晚上在歌廳閑聊時告訴盧本的。馬先生的眼前浮現出初次見麵那天晚飯時和在歌廳裏每個韓國人都緊粘一個中國人的場麵,他恍然間似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