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1 / 2)

128、揣摸好對方的心理再開口

與同事共事,就要揣摸好對方的心理醫生。

你想求同事辦事,就得揣摸對方的心理,看對方願不願意幫你,能幫到什麼程度,假如對方根本無法完成此任務,你求他也是白求。

通過對方無意中顯示出來的態度及姿態,了解他的心理,有時能捕捉到比語言表露更真實、更微妙的思想。

例如,對方抱著胳膊,表示在思考問題;抱著頭,表明一籌莫展;低頭走路、步履沉重,說明他心灰氣餒;昂首挺胸,高聲交談,是自信的流露;自信而有實力的人,反而會探身謙虛地聽取別人講話;抖動雙腿常常是內心不安、苦思對策的舉動,若是輕微顫動,就可能是心情悠閑的表現。

當然,對請托對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靜觀默察上,還應主動偵察,采用一定的偵察對策,去激發對方的情緒,才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對方的思想脈絡和動態,從而順其思路進行引導,這樣的會談易於成功。

針對不同的辦事兒對象談話或請托應注意以下差異:

性別差異。男性需要采取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

年齡差異。對年輕人應采用煽動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供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示尊重的態度。

地域差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如對我國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南方人,則應細膩一些。

職業差異。要運用與對方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關聯較緊密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求同事辦事要看對方的層次。埋頭做事者常常是事業心很強或對某事很感興趣的人,一旦開始做事,便全身心投入,不願再見他人。這種人往往惜時如金,愛時如命,鐵麵無情。要敲開這種人的門,首先不要怕碰“釘子”,還要有足夠的耐性,並且要善於區分不同情況,或硬纏或軟磨直至達到目的。

一個善於求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禮貌,用詞考究,不致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因為他知道不得體的言辭往往會傷害別人,即使事後想再彌補也來不及了。相反地,如果你的舉止很穩重,態度很溫和,言詞中肯動聽,雙方自然就能談得投機,求辦的事自然也易辦成。所以為了要使對方對你產生好感,必須言語和善,講話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麼說什麼,這樣引起別人皺眉頭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那些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時要多培養一下自己的深思慎言作風,切不可像隨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圍是何處脫口而出,那樣會影響到自身的形象。

既然要托人辦事兒,大多是因為工作生活出現了困難和危機,比如家人生病、婚姻不睦、事業不順等等,這些因素都會使人心力交瘁,喪失信心,不僅影響情緒,而且影響和周圍人的交往。在處於情緒低潮時,請求別人能寄予關懷,伸出援助之手。但千萬記住,不要把過度沮喪的情緒帶到別人麵前。托人辦事兒,總是一副哭喪臉,會使人感到晦氣。

129、忍辱負重,功到即成

求人辦事還要把冷板凳坐熱。臉皮薄,自視清高隻能吃閉門羹。

有的人“臉皮薄”,放不下“清高”的架子,自然也就不能與社會相適應,也難以辦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