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3 / 3)

由此可以得出一條求人辦事兒的規律:央求不如婉求,勸導不如誘導。在運用這一策略的同時,要注意的是:誘導別人參與自己的事業的時候,應當首先引起別人的興趣。

當你要誘導他人去做一些很容易的事情時,先得給他一點小勝利。當你要誘導他人做一件重大的事情時,你最好給他一個強烈刺激,使他對做這件事有一個要求成功的希求。在此情形下,他的自尊心被激起來了,他已經被一種渴望成功的意識刺激著了,於是,他就會很高興地為了愉快的經驗再嚐試一下了,

總之,要引起他人對你的計劃的熱心參與,必須誘導他們嚐試一下,然後再量體裁衣,選好時機和話題,逐步引導到你想求辦的事情上來。

134、速戰速決快刀斬亂麻

辦事應該利索時,千萬不能猶豫,否則好時機就會從眼前錯過。

兵家常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也。”實際上,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的禍害,不僅僅表現於戰場上,在現代的商業戰略上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商戰之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猶豫不決,當斷不斷,那你在商場上隻會一敗塗地,無立身之處。因此,斬釘截鐵、堅決果斷,已成為當代經營企業家的成功秘訣之一。當然,這裏說的當機立斷,首先,指的是認準行情、深思熟慮後的果敢行動,而不是心血來潮或憑意氣用事的有勇無謀。宋人張泳說:“臨事三難:能見為一;見能行,為二;行必果決,為三。”當機立斷並非僅僅指進攻和發展。有時,按兵不動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種果敢的行為,該等待觀望時就應按兵不動。撤退時就應該撤退,這也是一種當機立斷的行為。

最讓人感慨的當是“夜長夢多”這一俗語了。夜長夢多,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曆時太長,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問題。

“夜長”了,“噩夢”就多,睡覺的人會受到意外的驚嚇,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理,做事猶猶豫豫,久不決斷,也會錯失良機。

因此,做事應快速決斷,不要猶豫、踟躕。

135、不味怨天尤人

埋怨和指責是生活中最不和諧的噪音,哪怕你的矛頭隻是在指向自己,哪怕你的遭遇如同祥林嫂,但一味的抱怨隻會讓人對你敬而遠之。

“都是月亮惹的禍”、“都是你的錯”。在流行歌裏這麼唱可以,可有人在生活中卻真的這麼說:“我到公司這麼多年了,按理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為什麼卻一直升不上去?一定是有人看我不順眼,故意算計我!”

“小馬到公司不到三年,可是升官發財都有他的分,唉!比起逢迎拍馬,我是一點也不如他!”

“真不知道老天是怎麼想的,像我這種人才,在這個行業裏待了這麼多年,居然從來沒有出人頭地的時候。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

你一定常常聽到或者自己也有這種牢騷吧!每天輪流把炮火指向生活空間的每一個角落裏,埋怨這個,批評那個,而且,從上(老天)到下,無一幸免。看誰都不順眼,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做了對不起他的事。不但如此,他們還整天喋喋不休地到處煽風點火,找人咬耳朵,拚命把自己的怨氣往別人身上倒,自己不開心也就罷了,老想把別人一起拖下水。

人們在遭遇挫折與不當待遇之時,難免會發出不平之聲,並且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與同情。不過,當一個人不斷地把抱怨和指責的矛頭對準別人時,反而很容易讓人滋生反感,產生負麵效果。管理專家觀察,愛發牢騷,喜歡怨天尤人的人習慣怪罪別人,認為別人應該為自己的問題負責,然而,他們忘了,光是發牢騷並不能改變事實。不停地抱怨與批評,受傷最大的還是自己。

不管多麼優秀多麼良好的環境或者組織,都有不盡如意的事,完全看個人的處理心態。有些人會盡量往好處想,日子照樣過得安穩太平。但有些人就是喜歡往牛角尖裏鑽,存心自找麻煩。心理學家皮瑞拉博士說過:“有很多困境,其實都是自己造成的。”皮瑞拉博士分析,怨天尤人一族往往忙於對別人的批評,對環境、運氣的抱怨,以至沒有多餘的時間精力來改正自己。而如果光是批評,不圖改進,就足以證明這種人是專找別人過失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同時,怨天尤人的人,通常都是嘴上發飄,真要他們拿出解決辦法,總是一籌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