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這一秒時空(1 / 1)

我相信,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但也是真實的。我們在這個世界的痕跡都是一個不帶記憶的投影。

我們扮演著不同者的身份,連著因果,由著這片天地掌控曆練著。

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是缺一不可的,它是進步的,卻也是向死而生著。

我們宛如那機械上的齒輪,有間隙,卻也相連。

都說機器是人為造物,殊不知當天地之間誕生人的時候,當人學會獨立思考的時候,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其自然。

與其說,有強迫,有壓迫,有欲望,有淡泊。不如說,一切都是循著天定的軌跡來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說什麼“人定勝天”?不說還就是消極?消極的其實不過自己,因為做不到得到的反駁逆了強加的自我安慰而惱羞成怒罷了。

人總是向著“好”的方向前行,那何為“好”,何為“壞”?自己做不到的強加給別人,好找到同類,這,就是人類社會。

理想永遠隻是理想,我們隻能追尋去接近,而永遠無法到達。

當然,存在即為合理。

當荀子說出這句話時,也便是天地意誌承認或者發出的一個信號。

不認同的隻是個人,也是一個片段,當然也是得到承認的。

無比有壞?不可能!

無會羨慕有,有也會羨慕無,雖不能把它們當做一,卻隻是我之主觀。

人隻要相信,便會去做,一切隻差一個理由,無管是否科學與技術相匹配,因為前人的經驗永遠都是我們可用可不用的條件之一罷了,我們能夠選擇,無關權利。

永遠也不要說誰對誰錯,錯的對的都隻是自己。

哪怕欲逆天行事,何不是順天為?

一切都是正確的,憑我們主觀意識而來,存在即合理,消逝莫管它。

其實,哪有什麼主次之分,自己最終認為對的就是對的。

主流何嚐不是利己主義,真正的無私在我看來根本不存在。

這個世界有著自我修複機製,就算完全破碎也隻是破而後立罷了,比如,更高維的插手。

但依舊有著一個虛無混沌的地方與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形成互補,來維持一定的秩序,然而,這種秩序也是我們所能得到的一個利於自己理解的工具手段,真正的秩序是不存在的。

我們看到的永遠是這一秒的時空,因為我們隻存在在這一秒,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都是相對於這一秒時空而定。

不要管是否有平行時空,不要管是否有別的維度的手在操控,我們隻需要管的是自己所能掌控的以及能夠想到的。

我們都希望能夠成為主宰,我們何嚐不是呢?

依構思維的轉換,想得到的與想不到的其實差別很大,但人與人之間並不大,因為另一種思維可以依舊替代。

但這就不應是人消極的一種理由,哲學隻是哲學,思想隻是思想,人才是行為的發出者。你可以說是這些思想禁錮了自己,無力掙脫,那隻是自己見識太淺,就止步不前了。

不要把一切都推脫給自己都沒能理解的表麵,是自己的才有資格一輪,哪怕隻是發表意見也隻能是自己懂得的那一部分,人永遠是在接受學習。

這才是人最無奈之處了。

人生短短幾十年也不過南柯一夢,所追求的不過是自己的欲,哪怕有比欲更為高級的東西出現,也隻會被籠統地概括為欲。

我們向上探索宇宙,向下探索微觀世界,一切都是在發現,永遠沒有發明。一切都是在人類的自傲與矛盾中結束一生。

我們“發明”的不過是發現了我們所不知的,但早在開天辟地之時的定局或者重返,亦或摩刻罷了。

沒有慧觀,沒有神佛,信則有,不信則無,每一件事都會對應一個想法,就如倉頡造字,每個詞都有它的本意,隻是每個人的看法不同,對應的標準大同小異,但認知不同,同一詞便可多用,但都是正確的。

直至觀念改變。

而每一個人都無時不刻在改變著。

也是糾結著的。

沒有人能夠隻體現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在他拚命想要得到某個結果的時刻同時也在產生另外的結果。

因為過程也是結果的總和,而此結果非彼結果。

最終認定的自己屬於哪個陣營的何嚐又不是對於另一個陣營的反現嗎?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笑到最後的才是實力的體現,然而,什麼時候才是最後呢?

所以,糾結還是要糾結的,但不要去關注其所指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