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拜道:“劉備奪取了荊州,周瑜甚是不服,如今劉琦病亡,丞相何不以天子之命降詔於周瑜,令他領南郡太守,如此一來,孫劉兩家必定內訌也。”曹操聽後,甚喜。於是立刻令人執著詔書前往柴桑。
且說,劉琦病亡,荊南四郡之太守皆前來吊唁。劉備親自為劉琦治喪,在一旁披麻戴孝,主持唁會。眾人吊唁完畢後,劉備便令趙雲將他們引到後堂用齋。
趙雲自奪得南郡後,便一直駐守在南郡,名為鎮守,其實劉備意欲讓趙雲監視劉琦的一舉一動。趙雲也知劉備之意,但劉琦此時已身染重病,連起床都有困難。趙雲知道他不久便會病亡,而劉備卻依舊對其不放心。趙雲不忍劉琦在絕望中死去,於是讓人好好照顧於他,一有什麼動靜便前來告知自己。
沒過多久,便傳來劉琦吐血不止,怕是撐不了多久也。趙雲聞此,便差人前報劉備。但劉備卻托事不來。趙雲來至劉琦榻前,見其一臉消沉,雙唇發白。便過去問候了一下。劉琦見趙雲前來,略顯激動,乃用低沉之聲音道:“趙將軍,未曾想此時你會前來探望我。”
“我奉主公之命前來。”趙雲回到道。
劉琦一陣苦笑:“我知子龍此來並非劉皇叔之意也。”
“公子還是養病要緊,勿要多慮。”
“將軍,我知你乃劉皇叔派來監視於我也。”
“公子,我……”趙雲似乎顯得甚是無奈。
劉琦打斷了他的話:“將軍勿要解釋,我知你此來乃你本意。”
趙雲歎了一口氣:“公子是否後悔當初收納劉皇叔?”
劉琦想了一下,然後平心靜氣道:“在這個亂世,弱肉強食,倘若我不接納皇叔,荊州怕早就落於他人之手也。”說著,又吐了幾口鮮血。
趙雲甚是同情劉琦,乃過去將其扶住:“公子還有何事放心不下,子龍定會了你心願。”
劉琦緊緊地抓住了趙雲:“將我葬於父親之旁,共同……守望著……荊州……”說著便一命嗚呼矣。趙雲見此,便使人告知劉備。
而此時之劉琦,用處已不大。劉備讓他為南郡太守,也隻不過是一個掛職而已。如今死去,劉備似乎並不顯得傷心。他知道劉琦一死,自己便可以坐領荊州牧矣。
次日,劉備親自為劉琦治喪,接待各州郡之官吏。待至傍晚時刻,劉備以為不會再有人前來,於是便欲退下去歇息。忽報:“江東魯肅前來吊唁。”
劉備聞此,立刻讓諸葛亮前去接待。諸葛亮將魯肅接至劉琦的靈堂前。魯肅上了一炷香,以及贈上了一些唁品。吊唁完畢後,便置酒相待。
席上,魯肅道:“先前我與劉皇叔商議過借荊州之事,不知使君可曾想起?”
劉備一聽,便知道魯肅欲想索回荊州。於是道:“備焉敢忘記,不知子敬為何有此一問?”
“我們當時商議,待皇叔奪得川蜀之後,便歸還荊州,劉皇叔可曾記得?”
“當然!”劉備點點頭。
魯肅見此,又問道:“但不知劉皇叔何時前去奪取川蜀之地?”
“如今時機未到,恐要耽擱一些日子。”
“噢,不知皇叔欲待何時才算時機已到?”
“這……”劉備聽此,竟不知如何回答。因為他確實不知道何時才可入川。於是看著諸葛亮。諸葛亮早就站了出來:“我家主公剛得荊州未多久,軍馬還沒整頓完畢。況且川蜀之地,地勢險要,非一兩天便可奪取。”
魯肅道:“既然使君還需整頓兵馬,不如讓我家都督為皇叔奪取,之後再拿荊州交換,如何?”
諸葛亮一想:原來魯肅是想借歸還荊州之事,相逼主公前去奪取川西。於是謂魯肅道:“吾家主公已向吳侯借取了荊州之地,如今又豈能再讓吳侯出兵為我們奪取川西之地也。”
魯肅道:“我家都督說了,他將為你們奪川,以換取荊襄之地。”
諸葛亮笑道:“有勞都督費心矣,但此乃吾家主公之事,焉能勞煩他人相助。待我們奪得川地,必定將荊州歸還。”
魯肅聽此,相勸道:“劉皇叔,今時不同往日,之前吳侯願意將荊州借與您,意欲一心北伐也,如今合肥受挫歸來,威望掃地,故而他欲將荊州要回來,以換回一點顏麵。還望劉皇叔看在兩家結義份上,將南郡歸還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