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1)
安氏性情溫和,平日深居簡出。前世裏明瑜還是裴家婦的時候,二人雖不是很親近,隻也並無刁難薄待她這個兒媳婦。她似乎並不被王老太君所喜,與丈夫裴世正亦不過相敬如賓。人後之時,眉間便時常會浮上鬱色。如今明瑜換了身份,是她日後的外甥婦。她對失母的謝家兄妹都極是憐愛,所以愛屋及烏,此刻雖不過是第一次相見,待她卻很是親密。且大約身邊有那個不時妙語如珠的鬆陽公主的緣故,麵上的笑倒也難得透出了幾分發自心底般的暢快。
這偌大侯府裏,明瑜唯一還願憶及的便是安氏和裴文瑩這對母女了。偏這兩人都與前世的自已一樣,命比紙薄,再幾年先後便會故去。想起方才一路所見的侯府盛景,不可謂不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此刻又見眼前的裴文瑩依在她母親身邊,滿屋子的歡聲笑語,心頭卻忽然湧上了絲淡淡的傷感。
“姑姑偏心,明明一道來的,卻躲到了這裏和文瑩她們說笑話,卻撇下我不理!”
正笑著,門外忽然傳來了嬌脆的少女聲音,明瑜回頭,見門簾已被丫頭高高挑起,如旋風般進來了個十五六歲的少女,杏眼桃腮,容貌嬌美,也是一身的紅色錦衣,打扮得極是富貴豔麗。眼睛也沒看別人,徑直往坐上的鬆陽公主身邊去。
公主待她近了,摟住了她肩,這才對邊上安氏笑道:“瞧瞧,分明是她自己一轉眼撇下了我不見人影,如今倒怪起我來了。且在外做客,見了人也不招呼,隻一味往我身邊鑽,也不怕被人笑話。”
那少女這才站定,朝安氏見了禮。安氏笑著擺手道:“這裏就咱們幾個自己人,要那些虛禮做什麼。”
少女輕聲笑了起來,這才與裴文瑩和謝靜竹一一打過招呼,幾個人姐姐妹妹地寒暄了幾句,想是從前都認識的,目光投到了明瑜身上,略微一怔,上下打量了幾眼。
“方才忘了提,她便是江州榮蔭堂的阮家小姐。皇上數年前路過那地時,曾駐蹕過的那家,閨名喚明瑜。”安氏見她望著明瑜,便開口介紹,又朝明瑜笑道,“這位便是三王爺府上的穀城郡主了。”
穀城郡主名懿柔,年底便滿十六,平日很得父親滎靖王的寵愛。數年前也是在這靖勇侯府中偶然見過一麵還是少年時的謝醉橋,說了幾句話,便上了心頭。王妃曉得了女兒心思,見謝醉橋出身將門,文武兼備,更難得沒有京中高門子弟慣常帶著的浮浪之氣,心中也是滿意。隻是還沒來得及與謝家夫人通氣,便逢她發病而去,謝醉橋服孝。王妃想到自己女兒年歲還小,謝父常年不在京中,短時裏大約也不會有替兒子定下婚事的念頭,便也不急,隻在心裏早早就把他定成了自己的未來女婿。
終於等到他三年出孝,曉得盯著他的人家不止自己一戶,怕被人搶先了去,所以早早就叫丈夫在正德麵前遞了話。想來以自家的門第和女兒的郡主身份,這婚事必定穩穩當當了。沒想到前些時候卻從自己丈夫口中得到消息,道謝家與江南阮家兩個老人竟早早便立了口頭婚約,皇帝不欲強拆旁人好事,隻得收回原先答應下來的話,且到時候要親自替那兩家賜婚。懿柔郡主聽聞,一顆芳心刹那間嘩啦啦破碎,自然不甘。出於矜持,自己不好找那個糊塗的皇伯父糾纏,隻磨著母親讓父親再去說。滎靖王之前雖得了皇帝的安撫,又道此次京中適婚配的高門子弟中,除了謝醉橋,另有不少俊才翹楚,到時若再有合心意的,必定會給侄女再另賜一門上佳姻緣。
滎靖王雖是個享清福的甩手王爺,隻對朝局也不是全然不曉。隱約看出了皇帝正欲借了這事打壓下嚴家,哪裏還會由著女兒胡鬧。隻慶幸自家有意於謝醉橋的事並未傳揚出去,不算落了臉麵,板起臉教訓了懿柔一頓,命往後再不許提此事。懿柔在王妃麵前哭鬧了幾回,王妃也已從丈夫口中曉得了輕重,早打消了當初的念頭,隻拿好話細細勸著她而已。懿柔見父母俱都不由著自己了,這才無奈消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