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1 / 3)

第 103 章

謝醉橋眉頭緊鎖。

大昭朝在去年底的時候易帝,說來也巧,就在數月之前,西廷王朝也發生了一次王權的變更。隻是比起大昭,這變更卻浸染著血色的殘酷。西廷老汗王有三子,大王子與二王子俱是鷹派鐵血人物,與大昭多年爭戰,和這兩位野心勃勃的王子在推波助瀾不無關係。除了覬覦大昭,這兩人於王位在暗中也從未停過較量。年初老汗王病去,按照國禮由大王子承位。新大汗探聽到自己的弟弟憑了嶽家克離王族的支持,暗中在對己不利,豈會容他得逞?借了一場宮宴在酒水中暗中下毒,數日之後,二王子咯血而亡。王妃憤而唆動克離王族之人起兵,一場內亂之後,新汗被亂兵戧於刀下,王室共舉老汗王的三子利丹繼位成汗王。

據密探回報,老汗王的三子利丹生性溫和,早些年大昭與西廷交惡之時,他與自己兩個手握實權的兄長所持政見不同,因而一直半退居於自己的屬地之中。如今由他繼了汗位,於大昭來說,也未嚐不是個好消息。

剛上個月時,謝醉橋曾接到金京過來的秘旨,命他注意西廷王都的舉動。今日那緇衣少年,雖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話,隻謝醉橋憑了自己的直覺,斷定他十之八九會和西廷王室有關。

利丹的兒子當中,除了世子少烈已十八歲,次子和幼子都不過十歲出頭。難道那少年便是世子少烈?若是的話,他今日先是偷越邊境挑釁自己,繼而劫走自己的妹妹,背後動機不過兩個,一是西廷汗王的授意,二是他個人所為。

以謝醉橋的判斷,應是後者居多。

“去驛館!”

謝醉橋吩咐了一句,當即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這天神節會也是西廷人的重大節日,早小半個月前,西廷便派了使節帶商隊過來。謝醉橋把這看作是西廷新汗對大昭示善的舉動,將使節安排住在驛館之中,以禮相待,互贈禮物。

使節名安都,熟知大昭禮儀,精通漢話。從前兩國議和之時,他便參與其中,出了不少力氣。此番西廷朝中剛曆過大變,他被派遣而來,臨行前曾被新汗秘密詔去談話,命他過來之時,盡量探聽下大昭的口風。

大昭與西廷俱是新帝即位,此時難免存了相互試探之心。安都身負王命而來,他自然曉得這謝州牧乃大昭新帝的心腹之臣,不敢怠慢,與他盤桓數日,隻期間任他費盡心思拐彎抹角,卻聽不出半點口風。今早被邀了一道去參加開節之會,赫然竟見到了世子少烈,大吃一驚。

說起來,這位世子雖然年少,但在西廷的王都煊城,卻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老汗王尚在世時,他的父親在幾個兄弟中雖最不起眼,生母王妃亦早早故去,隻他卻因了自小敏慧驍勇而深得老汗王的喜愛。三年前西廷與大昭最後之戰時,他當時年紀還不到十五,便闖入王帳請求上陣,被老汗王攔下了。後西廷軍隊被謝南錦父子打退,老汗王深感力不從心,便從了朝中溫和派的言論,與大昭議和。如今利丹繼了汗位,派安都來雲城時,世子曾請求一道前來。利丹汗知道自己這個長子對數年前西廷戰敗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如今謝醉橋又恰是河西州牧,怕他年少氣盛要尋事,不予許可。故而今早他驟見世子少烈,自然吃驚不小,立刻便猜到他必定是瞞了利丹汗偷偷跑來的。因了事關重大,所以當時也不敢出聲,等到散了之後匆匆再去找時,又哪裏尋得到他的人?本就忐忑了一天,待到了傍晚時分,竟聽聞州牧大人的妹子走丟,找遍了附近也未見人。憶及早上那一幕,他憑了直覺,立刻便聯想到世子少烈,哪裏還睡得著。此刻已夜深,突然又聽到謝醉橋竟找了過來,心中咯噔一下,忙整了衣冠迎出去。

謝醉橋見了安都,並無客套,徑直便問道:“今早那向我生事的少年,大人可認識?”

安都抹了下額頭的汗,賠笑道:“謝大人說笑了,那人我並不認得。”

謝醉橋凝視他片刻,忽然微微笑道:“既不是,那我便放心了。方才有人來報,道那少年窺探我城中的軍機重地,被抓了起來。我心想那少年乃是貴國之人,故而先來向你通報一聲。大人既不認識,我便放心了。這就告辭。”說罷起身欲辭。

安都大驚失色,忙上前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