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剛剛到來,舊時代的影子還遠未褪去。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人們很迷茫,但也很堅定和簡單。
“你說,我們的寶寶應該叫什麼名字呢?”妻子問。
丈夫調整了下情緒,笑著說道:“這個啊,我早就想好了。”
“若是女孩,那就叫書雅好了。讀書的書,優雅的雅。”
妻子也滿意的點了點頭,“書雅?倒是蠻不錯的呢。那要是男孩呢?”
“男孩呀,就叫縱橫吧。縱代表時間,橫代表空間。就是博古通今,鵬程萬裏的意思。”
“你從哪知道這麼多的?”妻子有些驚訝。
丈夫撓了撓頭,解釋道:“為了給寶寶起個名,這幾個月我可是一有時間就翻字典、詞典和看書報。最後才相中這兩個名字。”
“長這麼大都沒有這麼費腦子過。”
妻子聞言,掩嘴直笑。
四
隨著元宵節的過去,年味也正式宣告消散。回老家過年的打工戶,又陸陸續續的返回北京。原本過年期間“荒涼”的北京城,隨著天南地北的人們的湧入,又變得熱鬧了起來。
還是那間小平房。隻不過,如今卻不是三口人了,而是四口——又添加了一個幼小的小生命。
丈夫看著妻子懷中的小橫兒,小家夥也在眨著大眼睛看他,但他心中卻是又喜又憂。喜的是他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看著那小家夥在妻子懷中可愛地擺動小手,他怎能不喜?但這孩子卻又有些“不一樣”,先天性唇齶裂,讓他那幼小的臉龐上略顯猙獰。
怎麼這種事情就讓橫兒攤上了呢?丈夫心中默歎。
他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在一年的時間內給橫兒籌出做手術的錢。橫兒現在還太小,醫生說等大一大才能做手術,而這段時間,就是給他籌錢的期限。
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內,他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晝裏天不亮就起來,晚上等街上空無一人了,才回到家中。
可最後,他仍舊是沒有湊夠小橫兒的手術費。還是在親戚和父母的幫助下,才成功湊夠。
於是,夫妻二人帶著剛剛一歲左右的橫兒來到了北京兒童醫院。年幼的小橫兒並不知道他將麵對什麼,也不知道這對他又有怎樣的影響。隻是乖乖的倚在媽媽的懷中。
爸爸去掛了號,然後醫生就安排他們住了院。手術並不是隨時都可以進行,還得需要排隊。而小橫兒的手術則被安排在三天之後。
小橫兒坐在病床上一會看看這個白枕頭,一會又摸摸那個白被子,嘴裏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似乎是在好奇,這裏是什麼地方,為什麼都是白色的東西?
五
古有“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之說,但如此幼小的年紀,也不免讓人對他產生憐憫。
眨眼間,小橫兒做手術已經有一個星期了,手術很順利,而今天正好是小橫兒出院的日子。醫生護士都十分喜愛這個惹人喜歡的小家夥,看著他出院,都送出了最美好的祝福。同時心中也為他感到憐惜。
這可不是他最後一次手術,他至少還要再進行兩次這樣的手術才能和正常人一樣。
唉,經曆多一些挫折,或許會有不凡的成就吧。小橫兒的主治醫生心中歎道。
六
時間如流水般消逝,小橫兒也在一天天長大。爸爸媽媽對他,可以說是灌注了全部的愛。家裏一天隻有爸爸五十塊錢的工資,卻絕大部分都用在給他買奶粉買餅幹,以及他的其他花銷上了。
當然了,小橫兒也並沒有辜負爸爸媽媽的愛。他十分乖巧聽話,和媽媽一起出門,媽媽告訴他走路要靠邊走,小心車,他就一直聽話地走在路邊上,並且有時在爸爸媽媽忘了時,還會提醒他們;他還十分開朗懂禮貌,遇見別人,也不管認識不認識,總會大聲的打個招呼,“阿姨好!”“叔叔好!”,惹來一陣誇讚。
在小橫兒三歲時,媽媽懷孕了,不能給他做飯。爸爸又不會做飯,姥姥做的飯也不喜歡吃。
於是,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住在附近的,一個二十歲左右年輕漂亮的阿姨天天都會給他送來好吃的飯菜。爸爸媽媽都讓他叫她小高阿姨,具體是叫什麼名字,就不知道了。即使是多年之後,他也沒能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