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許多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些人雖然業務很好,但個性桀驁不馴,常常任意妄為,這樣的人難免觸犯到上司的禁忌,就算再有成績也不一定就能得到晉升。而那些老成持重既懂得與上司如何相處,又能以大局為重,不輕易冒犯上司的人才能獲得上司的青睞,成為職場的勝利者。所以,要想獲得上司的賞識,就不要去觸犯上司的禁忌,避免和上司有隔閡與矛盾,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不要傷了上司的麵子
在一個公司裏,一個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麵子似乎就顯得越重要。所以,上司比員工更看重自己的臉麵。畢竟上司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有著下屬所沒有的威嚴和權威。上司十分注意自己在公開場合的形象是正常的,而作為下屬的我們更要顧及到上司的麵子,尤其是在公共場合。
如果下屬在公開場合發表和上司不一樣的意見,就會讓上司下不了台,丟了麵子,即使下屬是出於善意的願望,但結果都必然引起上司的反感。
上司一定會通過行使權威來找回麵子,維護自己麵子。
得罪上司輕者會被上司批評一番,遇上素質不高、心胸狹窄的上司可能會打擊報複,暗地裏給你穿小鞋,影響你工作的進步和發展。
小王工作後,適應得非常快,工作幹得非常出色。一天早晨,小王剛走進辦公室,上司就走過來,問小王:“小王,那份工作計劃寫得怎樣了?最好快點。我今天上午就要。”小王十分驚詫:“什麼計劃?你什麼時候叫我寫的?我怎麼不知道?”
當著許多下屬,小王的反問讓上司覺得很丟麵子,便很生氣地訓斥:“你怎麼把我的話忘得一幹二淨?小王,馬上把計劃給我送辦公室來!”不容分說,他扭頭就要走。“你根本就沒有告訴我這件事,我無法現在送給你。”小王衝著上司的背影喊道。“幹不了別找借口!小吳,現在由你負責這項任務。”上司毫不客氣地下達完命令,扭頭而去。留下小王尷尬地站在那兒。
這是一個典型的讓上司下不了台的例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錯誤或疏漏。上司也是如此,其實小王也挺委屈的,也許是上司自己忘了說,錯不在他,而他卻承擔了錯的後果。但是,一定要記住,上司就是權威。任何一個上司,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威嚴受侵犯。如果你讓上司下不了台,那他會讓你從台上栽下去。
小濤如履薄冰一般通過了一輪又一輪的考試,終於如願進了一家著名的IT公司。按照公司規定,新員工要參加為期一周的培訓,主要是了解公司文化、熟悉公司規章製度等。第一天,公司上司親自來授課,點名時一疏忽,將一個人的姓名念錯了。這個人是小濤的同學,姓名比較生僻,經常被讀錯,也習以為常了,所以他含糊地應了一聲。上司正想繼續點名,小濤卻笑著說:“錯了,錯了!”上司愣住了。小濤糾正完畢,除了上司,在座的員工都忍不住笑了。
上司從此記住了小濤,當然是記恨小濤。分配時,別人都分到了比較重要的崗位上,小濤被分配幹公司的網絡維護。這樣無足輕重的崗位,幹一輩子也不會幹出什麼成績。小濤的專業跟軟件開發相吻合,他也是奔著這樣的崗位來的,於是他就去找上司,聲明自己應聘的是軟件開發崗位,要求調換崗位。上司的答複是:“對公司來講,公司的每個崗位都是重要的。”
在公開場合丟麵子,這說明上司正在失去對下屬的有效控製。威信受到損害,便會讓權力的行使效力受到損失。它直接影響到上司在今後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方麵的決定權和影響力,會降低上司權力的有效性。行使權力必須要以有效的服從為前提,下屬對上司有了懷疑的態度,會大大減少了權利行使的效果,畢竟服從越多,上司權力的行使效果就會越好。沒有服從,權力就會空有其名。所以下屬在公共場合一定要注意給上司留有麵子。
公共場合給上司留麵子,會讓上司對你的好印象倍增,因為在上司看來你對他是善意的,是出於對他的關心和愛戴,是為了幫助他做好工作,同時還表明你是尊重他的,你依舊服從他的權威,你是為他的工作著想。
當和上司意見不合的時候,給上司留麵子就等於給自己留下充分的餘地,下屬可利用這個餘地同上司在私下裏更為深入地交流和探討。同時這個餘地還表明,下屬隻是行使了一定的建議權,而上司仍保有最終決斷的權威。留有餘地,還會使下屬能夠做到進退自如,一旦提出的意見並不確切或恰當,還有替自己找回麵子的餘地。提意見要注意場合和分寸,要講究方式和方法。
盡量在私下裏向上司提意見。作為上司,他需要保留上司必需的尊嚴,因此尤其需要保留麵子,從某種意義上說,維護尊嚴是任何上級的一種本能,所以,私下提意見,不僅能維護上司的尊嚴,也利於上司接受。
忠言逆耳,任何人在聽到批評時,都不像聽到讚美那樣舒服。下屬向上司提意見,如果一開口就說“不”是誰都會不高興的,可以先和上司討論一下合理的部分,然後再婉轉地對其不合理部分提出意見,並盡量使談話在友好氣氛中結束,最後再使用一些讚美的詞語作結束語。這種方式絕對可以減少衝突,達到預期的效果。
丟麵子,是上司心中永遠的痛。如果你成為上司丟醜的見證者,而且本該通過你的努力就能保全上司的麵子的事,那上司對你的袖手旁觀一定刻骨銘心。隨著時間的消逝,上司可能淡忘了他丟醜的事情,但一看見你,可能就會勾起他痛苦的回憶。這時上司就可能把他丟醜的事全部怪罪到你頭上。在這樣的上司手下工作,你要想獲得加薪和晉升的機會,可謂難於上青天。我們衷心地勸誡每一位下屬,一定要在公開場合給上司留麵子。
職場忠告
在職場中,一定不能傷害到上司的麵子,當上司處於丟醜的邊緣,你一定要積極應對,即使有一絲可能保全上司的麵子,也要衝上去挽救,就算保全不了上司的麵子,上司也會理解你。如果你傷害到上司的麵子,或者在危機麵前無動於衷,上司一定不會給你好果子吃。
不要時常替上司做主
就工作而言,下屬自作主張帶來的後果,也並非全都是消極的方麵,結局往往也不會很嚴重。可是這種自作主張所帶來的對職場上的等級及人際關係常態的衝擊,往往是十分明顯的。該說時方說,該做時方做。自作主張是與上司相處時的大忌,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上司沒有授予你定奪的權力,你就不能越權替上司決定任何事情。否則,吃虧的人絕對是你。
一個下屬不聽從上司的命令,對上司的命令自作主張進行篡改,那上司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當因為自作主張受到上司的批評,有的下屬一定不會服氣上司的責怪,還會認為上司是個蠻不講理的人。但在上司看來,這樣的下屬以後誰還敢相信?所以作為下屬的我們一定不能在沒經過上司批準的情況下就替上司做主。
火冒三丈的楊總吩咐下屬立刻打印一份公函,斷絕和合作公司的合作關係。下屬小李看著經理簽發的公函,陷入了沉思。楊總今天看來有些情緒,與合作公司合作已久,臨時去找一個有信譽又有效率的供應商真的不容易,權衡了一番,小李決定把這份公函暫時壓下。
幸好楊總也沒追問這件事。隻是,楊總對後來別的幾家公司都不甚滿意,覺得還是原來的合作公司合作得順心。小李聞之,便說:“我們為什麼不再找那家合作公司呢?”楊總說:“我的那封絕交公函,合作公司還會跟我們合作嗎?”小李打開抽屜,拿出當初那封公函,遞給了楊總說:“其實您不用考慮那麼多,這封信我沒有寄出去,合作公司也不知道您對他們的那些氣話,我們依然可以與他們合作!”
“嗯……”楊總一愣,然後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停了半晌,又突然抬起頭問小李:“我當時不是叫你立刻發出嗎?”“是啊!但我想您事後一定會後悔的,所以就私自壓下了,沒有告訴您,打算等您氣消了之後再向您彙報。”“壓了三個禮拜?”“對!您沒想到吧?”“我是沒想到!”楊總的語氣出乎意料地有些慍怒,他低下頭,翻開記事本,一邊查看一邊嘀咕:“可是,我叫你發出去,你怎麼能壓下來?那麼最近發到河南的那幾封信,你也壓了嗎?”“我沒壓。”小李委屈地說道:“我知道什麼該發,什麼不該發……”“你做主,還是我做主?”沒想到楊總霍地站起來,厲聲向小李喝道。小李一下就呆住了,心情仿佛從懸崖上跌落下去,顫抖著問:“我,我做錯了嗎?”“你當然錯了!”楊總毫不留情、斬釘截鐵地說。
明明是小李救了公司,楊總作為最大的受益者,非但不感謝她,還恩將仇報。你也許會為小李打抱不平吧!但如果你真的不經思索就為小李抱不平的話,那你就未免太過草率地看待這件事情了。
一個下屬,可以不聽命令,自作主張地把主管要她立刻發的信,壓下三個禮拜不發,那以後交代她做事,誰能放心?所以小李有錯,錯在不懂人性,更錯在不懂工作倫理。上司畢竟就是上司,事情還是得他做主。
上司反感下屬的自作主張,真正在意的是下屬越權行事的行為,以及這種做事風格所反應的下屬心中對上司的重視程度。盡管這種行為不一定說明下屬不注意上司的存在,不把上司放在眼裏,但在上司的理解上,往往會把這種行為與下屬對自己的個人態度聯係起來,最後認定這種做法不僅是對自己的無視也是下屬工作經驗與能力的欠缺,辦事不穩重的表現。這樣一來,下屬的無意中的一次私自定奪行為,可能帶來的就是上司以後的冷遇與不信任。這種誤會與不信任,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對員工前途的損傷,也是難以彌補的。正如楊總最後問的那個問題,“你做主,還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