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雜誌社給一個作家做了一期專訪,雜誌出來以後,這個作家收到了一本,他想多要幾本送給朋友,便打電話給雜誌社主編。主編不在,雜誌社裏一個員工接了電話。“麻煩你轉告一下主編,我希望多要幾本這期雜誌。”“這個啊,沒問題!您直接派人過來拿就成。”員工爽快地說。
作家正打算驅車去拿雜誌時,就接到主編的電話:“對不起!剛才我不在,雜誌收到了吧?我剛才派人給你多送了幾本過去。”停了一下,主編又說:“可是,對不起,我想知道是哪位員工說您可以立刻過來拿。”作家很奇怪,問道:“有問題嗎?”“當然沒問題,您要十本都可以,我隻是想知道,是誰自作主張。”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那位自作主張的員工免不了受到上司的一番責備,在主編心目中的印象也肯定會大打折扣。
上司永遠是決策者和命令的下達者,無論我們有多大的把握相信自己的判斷力,無論你代替上司決定的事情有多細微,都不能忽略上司同意這一關鍵步驟。
既然是別人點名找你的上司,作為下屬就該轉告,而不是替他做主。雖然隻是一句話而已,但本來可以由上司賣出的人情,卻被你無意揮霍了。想想看,上司能不為此反感嗎?
當上司意識到本應由自己拍板的事情,卻被屬下越俎代庖,他所產生的心理上的排斥感和厭惡感,以及對於下屬不懂規矩的氣惱,足以毀掉這個下屬平時憑借積極努力所換來的上司對你的認同。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莫過於此。
職場忠告
上司就是上司,下屬就是下屬,下屬不能自以為聰明,就可以自作主張。不擅自做主,是你在處理公司事務時起碼要做到的,而要想進一步在這一方麵做得更好,你還需要做到遇事多和上司商量,多讓上司給你做主。真正的好下屬要懂得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做!
不要常常搶在上司的前麵
有些員工天生喜好炫耀,不但表現得與身邊的同事不同,而且表現得比上司更像個上司。上司不在的時候,他表現得像個上司;上司在的時候,他也忍不住搶上司的風頭。這樣的員工真是隻知騰雲駕霧,不知死在眼前了。一旦突破了上司的心理底線,他在公司的末日就到了。
有個人應聘到了一家公司,給上司做司機。整天在上司身邊轉來轉去,他感到無比的威風,漸漸就以“二把手”自居了。在普通員工麵前他頤指氣使,有時連上司也不放在眼裏,愛理不理的。最後他成了孤家寡人,公司員工都反感他,有的員工還詛咒他出車禍。
後來他居然發展到在上司麵前表現得比上司還像個上司。走路的步伐比上司還沉穩,讓上司站在車門前等他;下車後擺出的架勢比上司的派頭還要大。有一次上司帶領幾個部門經理去跟一個客戶洽談,在酒店迎接的人錯把他當成了上司,讓站在一邊的上司好不尷尬。
事後,幾個部門經理特意跟上司“美言”了幾句,他就被辭退了。上司是這樣跟他談話的:“我這公司廟小,養不了大和尚,決定暫時不需要小車司機了,你還是另謀高就吧。”
在公司裏,每個員工隨著工作崗位的變動,身份也會隨著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你都要牢記:你跟上司之間是有鮮明界限的,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員工,不能什麼事情都搶在上司前麵,更不能表現得跟上司一樣。
怎麼才能做到這些?你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公司裏不要穿得比上司好
在上班必須穿工作服的公司,這個問題就避免了。這裏所指的是那些沒有對上班服裝做出明確規定的公司。
員工穿得比上司名貴,打扮得比上司奪目,同上司在一起的時候,自然就奪去了上司的風采,吸引走了別人對上司的注意力。這可不是上司希望看到的。有的上司可能不喜歡裝扮自己,但你也不要以為這樣的上司就不會在乎員工的穿著打扮。他不注重自己的儀表,並不等於承認自己甘願被下屬的風采蓋住。離開了公司,離開了上司,即使你在天橋上走貓步,也與上司無關了,因為你的風采已經對上司構不成任何威脅了。所以,上班的時候一定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萬萬不可表現得比上司還要好。
2.同上司在一起,一定要突出上司的地位
同上司出席公務活動,或者陪上司一起休閑,一定要注意突出上司的地位。你一定要表現出比上司低一等的姿態來,手勤,腿勤,態度謙遜,讓人一眼就看出他是你的上司。當你麵對的是一個其貌不揚、甚至是沒有一點上司氣質的上司,你更要小心應對。如果碰到有人錯把你當成上司的情況,你應該在握手的一刹那及時表明你不是上司,然後趕快向對方介紹你的上司。這樣就會及時化解尷尬,又不失上司的尊嚴。
3.在工作上也不能搶在上司的前麵
小田的上司起初對他很有好感,十分器重他,信任他,給了他很多權力。可是小田過高地估計了他與上司的關係,有段時間上司因病長期住院,小田希望他安心養病,不再為公事煩心,就自己一肩挑起上司的所有工作,也沒上報更高層主管,他相信憑過去上司對他的信任,這樣做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事實證明上司可不是這麼想的,他明顯感覺到了威脅。有一天,當小田去探望上司時,上司就暗示他說:“小田,你的工作是不是有點太重了?”果然等到上司的病好了以後,小田的工作就在上司口中變得一無是處,在工作中常常被上司晾在一邊,他在公司的地位也就跟著一落千丈。
小田的經曆足以令許多人引以為戒——下屬要適當地把握好和上司之間的度,既要搞好自己的工作,讓上司充分認識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夠對你照顧有加,但同時也必須消除掉上司的不安,不要讓上司感到你的存在是對他的威脅,要讓上司覺得下屬依賴於他而不是想甩掉他獨自往上爬。如果讓上司感到了威脅,那麼你做得越好,就越會給上司帶來不安與焦慮,甚至可能讓上司以為你與他會有職位競爭的可能,從而把你當做假想的敵人。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在單位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了。
職場忠告
上司就是上司,要有一定的權威和顏麵,作為下屬就不能不分情況,不分場合地搶在上司的前麵,搶了上司的風頭,要不然,後果隻能自己去體會了。
不要私下傳播上司的隱私
當我們和上司距離近了,彼此的了解也就多了。也許就會知道些上司的隱私,但是因為對方是你的上司,所以知道上司的隱私是福是禍,可就不一定了。知道上司的隱私就如同埋下不定時的炸彈,私下傳播上司的隱私更等同於親手引爆了這個炸彈。
公關部的小陳和他的上司由於上下班經常同路而行,交流自然多一些。小陳經常搭上司的車回家,一次無意中聽到上司提及他和老婆已經分居了,沒想到不久,小陳的上司對小陳的態度變得非常冷漠,這弄得他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直到無意中聽同事們講起上司的太太紅杏出牆才和上司鬧離婚,他這才意識到一次和同事閑聊,不經意地說了一嘴,沒想到就這樣傳播開了!小陳想去給上司解釋。但這畢竟是一件越描越黑的事,豈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每天麵對上司冷冷的目光,小陳倍感沮喪。唉,誰讓自己的嘴這麼快呢?
尊重上司的隱私權,對上司及下屬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有些人天生愛說人閑話,但是在私下傳播上司會造成很多的不良影響。不但使上司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摧殘,而且對自己的工作發展也極其不利,有的私下傳播甚至有可能觸犯法律。畢竟上司的隱私權同普通百姓的隱私權一樣,是受法律保護的。
李娟畢業後在一家規模很大的醫藥公司做銷售,她幹得很賣力。有一次,她碰上了一個國外大客戶。談判剛開始,由於雙方文化背景、運作方法的不同,談判很快陷入了僵局。但李娟沒有輕言放棄。她一遍又一遍地研究對方的資料,尋找對方的弱項,用自己的認真和敬業來感化對方,談判終於大獲成功。
這筆業務給公司帶來可觀的贏利,李娟的上司也十分高興,他在公司的會議上,當著全公司員工的麵說要給李娟加薪,李娟信以為真,同事們都向她表示慶賀,她覺得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誰知一個月過去了,上司並未兌現諾言,李娟忍不住跑到上司辦公室,準備向他婉言提及。而該上司素有“變色龍”之稱,此時他可以這麼做,轉臉又會那麼做,要是遇上他心情不好,員工準被他弄得筋疲力盡。偏偏這幾天上司情緒不佳,當李娟提出加薪時,上司一口回絕。李娟對上司說話不算數的行為非常氣憤,但當麵又不敢發作,她隻得悻悻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