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看見天賜手指指向自己不禁道:“就算遇上這類人,也等同於在陸地比試輕功,唯一不同的是在水上施展輕功不如在陸地上施展輕功有那麼多取巧之處,內力不足在陸地上隻是無法再施展輕功,但在水上內力不足就會落水,水裏的打鬥會比在陸地上更加凶險萬分,稍一不慎奪走你性命的不是你的對手而是水,欺山莫欺水正是如此,遇到這樣的人就看誰的基本功更紮實,看誰更狠。”
話語一頓小魚繼續道:“遇上這樣的情況隻是少數,在水麵上多數人都會選擇船隻,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船的體積大受影響就大,你孤身一人所受的影響自然比船小,不過在順風時你就是劣勢,船隻隻要揚帆,你的內力就算用之不竭也隻能望而卻步,畢竟人力難以勝天,但在逆風時我們就是優勢,如何發展優勢?如何在劣勢中扭轉化被動為主動?現在起我們要勤練內功,之後就要逆流而上爭取早日到達瀑布中心。”
小魚再次話音一頓,似乎想起什麼繼續道:“或許這樹樁訓練就能結束。”
天賜聽見小魚的話語模棱兩可不禁追問道:“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麼?”
小魚看見天賜懷疑的樣子明白欺騙不了於是故弄玄虛道:“舉重若輕。”
話畢,繼續踏上樹樁獨自練習,讓天賜自己思考。
天賜忽然脫口而出道:“難道你想在水麵上拿重物?”
小魚點頭。
天賜急道:“拿重物扛樹樁?”
小魚又點頭。
天賜又道:“頭頂水缸衝進瀑布?”
小魚聽後恍然醒悟拍手道:“這也是一種方法。”
天賜此刻十分無奈但又不能發泄,連忙將腳下粗壯的樹枝一分為二,按照小魚方法練習。
當晚天賜練劍心不在焉,每當發現自己走神的時候都會搖頭,極力擺脫走神,但不知為何今晚的注意力難以集中。
老伯看見天賜反常的樣子不禁問道:“天賜,為何今晚心神不寧?”
天賜解釋道:“不知為何總會走神,而且所想的都不是重要的事,想極力集中精神,但之後仍不免會走神,老伯這是為什麼,難道我今晚的狀態不適宜練劍?”
老伯微笑不語。
天賜繼續猜測道:“難道我此刻的狀態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唐老師曾說道若是狀態不好切記不能練武,應平心靜氣調整狀態,不然會誤入歧途走火入魔,輕者瘋瘋癲癲,重者半身癱瘓武功盡廢。”
老伯笑道:“走神而已沒那麼嚴重,不用逃避,走神就走神沒什麼大不了。”
天賜忽道:“那怎麼行,在唐門學習隻要被老師發現我們走神都會打醒我們告誡一番,我們也不能辜負老師對我們的教導。”
老伯笑道問:“我的武功相比唐門誰高?”
天賜肯定道:“當然是老伯您,至今都能在唐門裏來去自如。”
老伯聽後嗬嗬一笑道:“其實我也會走神,每晚看你練劍多枯燥,所以我經常走神想別的事。”
天賜道:“老伯您坐在這裏走神當然不會走火入魔,我是練功走神。”
老伯道:“我練功的時候,與人打鬥的時候也會走神,你信嗎?”
老伯看見天賜臉上懷疑的神色道:“在你的眼中我如此厲害,也會有心不在焉的時候,以後你就會發現心裏想的和現實做的有時會不一樣,就算是高手也難免會走神,你們的老師一代傳一代,沒錯的確是把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東西傳給下一代,但正是如此,下一代就缺乏探索未知的能力,隻會沿著前人所走的路繼續走下去,不是說專走一條路不行,而是人生隻有一次,路走多一些也可以,走多幾條路也未嚐不可,如果說走兩條路是浪費時間,更別說第三、四條路,不走,那麼他便少看一條路的風景,你現在還小,選擇走兩條路,我也能在一旁照看,因為我也是走兩條路的人,而你的老師隻會走一條路,當然會讓你們沿著他們的路一直走下去,不過我在這裏,走神就走神沒有什麼大不了,若沒有走過第二條路的人,在生死搏鬥中走神後果難以想象。”
天賜聽後有感道:“老伯您的意思是經常在走神中練習,能在以後的打鬥中有幫助,就算在生死關頭被幹擾,不能集中精神對敵也不會在一瞬間一敗塗地。”
老伯欣慰地點頭。
這一夜天賜練劍十分自在舒暢,在老伯有意引導下在走神中練習劍法,從此比唐門中人走多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