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的測試還有很多,有些是測試人員直接幫他們選擇,有些由他們自己選擇。最後測試人員發現,幾乎所有人對自己的工作、妻子、晚餐都不滿意,不管是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其他人得到的東西更好,其他人的選擇更正確,他們甚至懊惱自己為什麼沒有這樣的運氣。測試人員相信,即使把一模一樣的蘋果放在他們麵前,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手裏的是最糟糕的一個。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這並不是一種抱怨,隻是心裏一直有這麼個念頭,總覺得自己得到的是最差的,自己的運氣一向沒有那麼好,於是心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惆悵,這種惆悵的核心內容是:xx很好,但不如我想象的那麼好。至於想象的有多好,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這種“吃著盆裏的,惦著鍋裏的”的心態並不能說是貪婪,隻是一種混雜了羨慕、虛榮、失意的複雜情緒,多數時候,這就是對生活本身的惆悵感。當自己沒有資格說不滿意,不覺得哪裏真的不好時,心中卻還是隱隱抱著更多的期待,期望著別樣的生活,這時就會覺得自己站到了最慢的隊伍中,自己得到的不是那麼完美,自己的生活隻是看上去不錯。
這樣的人,對生活和周圍的人多少有些敵視,他們不懂得珍惜現狀,所以總是在挑毛病,試圖尋找更好的狀態,但其實,這種挑剔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真正讓你羨慕的生活,你暫時達不到。實際上,你是在否定自我,對自我的選擇不確定,不堅持,不享受,難怪你總是不開心。
在大海裏,有一條美麗的小魚正在遊來遊去,一張網突然向它罩了過來,下一秒,它已經在漁人的船上。漁人看它長得很可愛,便當作生日禮物送給了鄰居女孩。
鄰居小女孩是個善良可愛的孩子,她十分喜愛這條小魚,小心翼翼地把小魚放在一個精致的魚缸裏養起來,整天與小魚朝夕相處。然而,小魚並不快樂,因為這個魚缸太小了,遊來遊去總會碰到魚缸的內壁,這時小魚就會十分不悅地甩一甩尾巴躲開了。
小魚越長越大,也變得越來越漂亮,小女孩就更喜歡它了,可是這個魚缸對它來說就顯得太小了,甚至連轉個身都很困難。小魚更加煩悶,甚至連動一下身子都不願意。小女孩似乎看出了小魚的心事,有一天,她將它從水裏撈出來,放到了一個更大的水缸裏。
小魚終於能遊動身體了,可沒過幾天,它發現自己仍然遊不了幾下就能碰到內壁。當它碰到內壁的時候,又會心情不爽。它實在討厭極了這種轉圈圈的生活,索性懸浮在水中,一動不動,也不進食,一心求死。
女孩看到小魚這個樣子,心裏非常著急,雖然她舍不得自己的小夥伴,但為了小魚的生命,她還是決定把它放回大海。小魚被放入海水中,在海中不停地遊著,可心中依然快樂不起來。一天,它遊著遊著碰到了另外一條魚,那條魚問它:“你看起來悶悶不樂的樣子,難道在這無邊無際的大海裏生活不夠自由嗎?”它歎了口氣說:“唉,這個魚缸太大了,我怎麼也遊不到邊上了!”
生活中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為自己的選擇懊惱。就像故事中的小魚,它把不開心、不快樂當作一種常態,整天向往更廣闊的空間,有一天這空間給它了,它卻仍然沉浸在舊日的情緒裏,連打量環境的心思都沒有。這樣的人,就算再改變,就算給了他最快的一隊,他也不會快樂。
有時候,人們不快樂不是因為找不到出路而迷茫,而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想要的方向,這樣的人無論給他怎樣的人生,他都能雞蛋裏麵挑骨頭。人生苦短,何必讓自己過得這樣辛苦而絕望呢?不如換個方向,看看自己所擁有的,發現自己擁有的越多,你的希望也就越多。
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後悔,安於自己的道路,說不定你選擇了一個最快的隊伍呢!不到結局,誰又能否定你呢?
◎ 意誌,自我前進的永動機 ◎
俗話說“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如果我們做事不努力,隻想著借助外力,那麼最終隻會一事無成。什麼都不做,即使守著金山,也會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傷仲永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好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