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吉娜的成功,就在於她立刻行動,抓住了機會。成功者每時每刻都在為自己積極準備,他們知道,也許這一秒不努力,那麼,下一秒就有可能失去一個創造奇跡的機會。反觀生活之中,有不少人是由於惰性心理的驅使,讓今天得過且過,把決心與夢想拖延到明天,卻不知道拖延給自己、給他人帶來了多大的損失,也不知道世上的事,有很多就是壞在了拖延上。
比如,愷撒大帝因為接到了報告卻沒有立刻進行展讀,結果在議會上便喪失了性命;美國獨立戰爭時期,英國的拉爾上校正在玩紙牌,忽然有人遞了一份報告說,華盛頓的軍隊已經到了德拉瓦爾了。但他隻是將報告放在桌子上,等到牌局完畢,他才展開那份報告,待到他調集部下出發應戰時,已經太遲了。結果是全軍被俘,而他也因此戰死。僅僅是幾分鍾的延遲,就喪失了尊榮、自由與生命,實在是不應該啊!
很多成功者都有這樣一句話告誡自己:“拖延等於死亡。”阿莫斯·勞倫斯說:“成功的秘訣在於形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才會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習慣是一直拖延,直到時代超越了他們,結果就這樣被社會給淘汰了。”哈佛大學教授哈裏克曾說:“這個世界並不缺少天才,缺少的隻是能夠做到不拖延的人,而這個社會99%的成就將會被這些不拖延的人取得。”
也許你會這樣認為,我拖延一會兒沒有什麼,但就是這一會兒很可能就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要知道,絕大多數不成功的人正是因為拖延才錯過了種種機遇,讓自己始終停滯不前。對此,比爾·蓋茨說:“凡是將應該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將來再做的人總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會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迎頭去做。”
要知道,今天的日子很短暫,它在一點點地流逝,失去了就永遠不可能再回來。對於那些珍惜時間,絕不拖延的人而言,今天才是最珍貴的,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更好的開始。沒有今天,明天就會一無所有。所以,他們會抓住今天的時光,為自己積累財富。
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是會難倒一批人。很多人明知自己有拖延症,卻苦於沒有出路,根本原因是沒能說服心中那個懶惰的自己,反而被懶惰控製,最終失去機會,隻能在失去機會後羞愧。但其實你完全有另一條出路,就是反省自己,剖析自己,找到原因進而改變自己。
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有一次,他在外麵玩耍時,看到地上有一個鳥巢,鳥巢裏有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原來,由於刮大風,樹上的鳥巢被風給刮了下來。
看到身上羽毛都沒長出來多少的小麻雀,小男孩過去,輕輕地把它捧在手中,他決定把它帶回家喂養。當他托著鳥巢走到家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裏養小動物。於是,他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在門口,急忙走進屋去請求媽媽。
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終於破例答應了,小男孩興奮地跑到門口的時候,卻看到了這麼一幕: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地舔著嘴巴,它的嘴巴上還留著小麻雀的一些羽毛。小麻雀就這樣因為他的拖延而喪失了生命,那一刻他告訴自己,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絕不可優柔寡斷,要立刻動手去做。
拖延是一種對自己和工作不負責任的種體現,它說明了你對這件事情不夠重視,那麼接下來你肯定就無法很好地完成這件事。其實很多事情,你之前有充足的時間去做的,隻是被你一味地拖延,拖到最後時間快不允許了,才成為你不得不做的 “急事”了。這樣做所造成的結果:你浪費了寬裕的時間,經常手忙腳亂,總是覺得時間不夠,而且在那麼緊迫的時間內,你所處理的事情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吃力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