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係辭上》
中國最初的鐵路,都是依靠外國人造的。直到1909年9月24日北京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通車以後,中國才有了一條完全由自己建造的鐵路。建造這條鐵路的總工程師,是中國第一個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1861-1919)。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在崇山峻嶺的青龍橋火車站,矗立了他的銅像。
詹天佑出生在廣東南海,12歲考入留美幼童預備班。1888年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土木工程係。1905-1909年的4年間,詹天佑主持建造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勘測、設計、施工的鐵路——京張鐵路,為我國近代交通運輸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京張鐵路全長200多千米,沿路大部分是高山峻嶺,從北京南口往北,經居庸關、青龍橋到八達嶺,這2萬米的一段線路,地勢步步升高,盡是懸崖峭壁。在這裏修建鐵路,連外國人也害怕。他們曾冷嘲熱諷地說,能建造這條鐵路的中國人恐怕還未出世!詹天佑決心為中國人爭氣,毅然承擔起這項艱巨的任務。
在全路最艱難的關溝段,需要開鑿四個隧道,其中最長的八達嶺隧道,長1091米。施工時,詹天佑把總工程師辦事處遷到南口,采取土洋結合的辦法,就地取材,以石橋代鐵橋,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世界聞名的八達嶺隧道隻用了8個月就打通了。為了解決鐵路沿山直上坡度太大的問題,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裏,配合兩台大馬力機車,一拉一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這項艱巨的工程,原計劃6年完成,結果4年就建成了。總費用隻有外國承包商曾經索要價的1/5,完全實現了詹天佑提出的“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的三個要求,還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鐵路工程師,為後來建築鐵路打下了基礎。
詹天佑築路30餘年,在工程工地上度過了30餘年,組織領導修築了我國一大批重要鐵路。他還在機車、車輛、信號指揮等鐵路技術上有重要的貢獻。列車的自動掛鉤就是他的重要發明之一。
我們當中每個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先天創造力。創造力可以通過訓練和實踐發展到較高的水平。然而,創造潛力有限,而工作努力的人能逐步增加某種才能並成為比富有才華但不努力的人更有創造性。創造潛力可以看成是尚未用的肌肉,要增加創造力就得堅持不斷地訓練和鍛煉。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堅持不懈地訓練和鍛煉自己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