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

——朱熹

李四光(1889-1971年),我國傑出的地質學家,地質力學的創造者和新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與奠基人。

創立地質力學,是李四光對地球科學的最大貢獻。近代地質學發展到20世紀初期,基本上形成了兩大派:一派主張地殼運動以垂直運動為主,一直居正統地位;另一派主張以水平運動為主,垂直運動是派生的,當時屬於新起之說。1926年,李四光發表了《地球表麵形象變遷之主因》一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參加到國際上兩大派別關於地殼運動問題的討論行列。他在批判了一些正統學派某些觀點的同時,對主張以水平運動為主的E.蘇士(Suess)、F.B.泰勒(Taylor)、A.L.魏格納(Wegener)、J.約裏(oly)等人的理論,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們的理論是“革命性的理論”,提供了基本事實,“是不可忽視的寶貴財富”。李四光首先假定地球形狀為一理想的旋轉橢球體,並暫時僅考慮其表麵為很薄的一層。當這個橢球體圍繞著南北的短軸旋轉時,其扁度隨著轉速的增加而增加。在轉速增加到一定量的時候,橢球體表麵的物質,整體的被水平力推向赤道。

按照力學計算,這個力是從兩極至南、北緯45度不斷加大,然後從這個位置向赤道逐漸減小,在赤道和兩極均為零。也就是說在高緯度一般為張力,在低緯度則為擠壓。沿著這個思路,就可以預見到在南、北半球連續伸展的大陸上,產生走向大致與赤道平行的長條山脈,乃是一個必然的結果。當大陸整體向赤道擠壓前進時,在某些地方或地點,遇到了對稱或不很對稱的阻力時,出現扭動形跡,應是一種比較普通的現象。

李四光在論述決定地殼運動方向的因素時,認為應該考慮的不是地球自轉,而是地球自轉速度變化問題。並提出地球自轉速度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內部的重力作用。他設想當地球內部較重的物質由淺部向深部集中時,地球的轉速就由慢變快;隨著自轉的加快,地球內部較重的物質,又由深部向淺部移動,轉速就由快變慢。也可以說,在地球自轉速度加快的時候,已經包含著使它變慢的作用。

地殼是在運動中存在的,它有緩慢的長期運動,也有急促的劇烈運動。地球表麵出現的各種構造形跡,乃是長期和多次急劇運動加在一起的綜合現象。所有的構造形跡,都有自己發育的過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李四光在這些思路的指引下,把應用力學引入到地質學中,用力學觀點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規律,建立了構造型式和構造體係的概念和理論,從而創立了地質力學這門新興的邊緣學科。

從20世紀20年代發表《地球表麵形象變遷之主因》開始,繼而30年代的《中國地質學》,40年代的《地質力學的基礎與方法》,50年代的《旋卷構造及其他有關中國西北部大地構造體係複合問題》,60年代的《地質力學概論》的發表,標誌著地質力學從萌芽、壯大到成熟的發展過程。這些著作是各個時期地質力學的代表作。

1972年出版的《天文、地質、古生物資料摘要(初稿)》,是李四光最後的一部著作。書中第七部分《地殼構造與地殼運動》是全書的重點。他進一步強調解決大陸構造問題,應該立足於確實可靠的構造現象,即構造體係的研究。構造體係概念的建立和構造體係理論的運用,是地質力學的精華和靈魂,是李四光畢生研究地球科學意義最為深邃、用途最廣的創造性的貢獻。

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隻有在正確的思路指引下進行分析,才能將相關學科引入到相應的科學研究中來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創新。因此,不管在幹什麼事情時,我們首先一定要保證思路正確,隻有在正確思路的引導下,才能把事情做對、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