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是在學習前人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提出創見和發明發現的能力。

——佚名

1783年,瓦特的學生默多克造出了1台用蒸汽機作動力的車子,但效果不好,沒人用。1807年,英國人特裏維希克和維維安製造成功用蒸汽機推動的車子,可是這車子太笨重了,難以在普通的道路上行走,而他們也沒想到把這輛車放到鐵軌上去,所以不久也就棄之不用了。直到1814年,放牛娃出身的英國工程師斯蒂芬森造出了在鐵軌上行走的蒸汽機車,正式發明了火車。

斯蒂芬森出生於1781年,父親是煤礦上的蒸汽機司爐工,母親沒有工作。一家8口全靠父親的工資收入生活,日子過得很艱難。14歲那年,斯蒂芬森也來到煤礦,當上了一名見習司爐工。他很喜歡這個工作,別人下班了,他卻認真地擦洗機器,清潔零部件。多次地拆拆裝裝,使他掌握了機器的結構。他渴望掌握更多的知識,辛勤工作一天後,就去夜校上課。他從沒上過學,開始學習時困難重重,他聰明好學,勤奮鑽研,很快掌握了機械、製圖等方麵的知識。一次,他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結合工作的實際,設計了一台機器。煤礦上的總工程師看到他設計的機器草圖,大加讚賞,這給了斯蒂芬森很大的鼓勵。他學習工作更加努力、勤奮了,不久便成了一名熟練的機械修理工。

1807年,特裏維希克和維維安造出了在普通道路上行走的蒸汽機車,但由於車子過於笨重,在普通道路上難以行駛,他們放棄了這個發明。斯蒂芬森總結他們失敗的教訓,開始研製蒸汽機車,他改進了產生蒸汽的鍋爐,把立式鍋爐改成臥式鍋爐;並做出了一個極有遠見的重大決斷,決定把蒸汽機車放在軌道上行駛;在車輪的邊上加了輪緣,以防止火車出軌;又在承重的兩條路軌間加裝了一條有齒的軌道。因為當時考慮蒸汽機車在軌道上行駛,雖可避免在一般道路上因自身太重而難以行走的缺點,可在軌道上也會產生車輪打滑的問題,所以,在機車上裝上棘輪,讓它在有齒的第三軌上滾動而帶動機車向前行駛。

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機車火車頭問世了。他發明的這個鐵家夥有5噸重,車頭上有一個巨大的飛輪。這個飛輪可以利用慣性幫助機車運動,斯蒂芬森為他的發明取了個名字叫“布魯克”。這個布魯克可以帶動總重約30噸的8個車廂。在以後的10年中,他又造了11個與布魯克相似的火車頭。

斯蒂芬森的新發明也有很多缺點:首先是震動太大,有一次,甚至震翻了車;其次是速度不快。因此,斯蒂芬森經過改進,重新設計了一輛火車。在設計製造火車的同時,他說服了皮斯先生。當時,1821年,皮斯先生正在籌劃鋪設從斯托克頓到達靈頓供馬拉車用的鐵軌,皮斯聽了斯蒂芬森的建議,就委托他製造一台火車頭。斯蒂芬森受委托後,加緊了工作的步驟。終於造出了一輛新的更先進的蒸汽機車,他將它命名為“旅行號”。

1825年9月27日,在英國的斯托克頓附近擠滿了4萬餘名觀眾,銅管樂隊也整齊地站在鐵軌邊,人們翹首以待,望著那臥榻蜿蜒而去的鐵路。鐵路兩旁也擁擠著前來觀看的人群。忽然人們聽到一聲激昂的汽笛聲,一台機車噴雲吐霧地疾駛而來。機車後麵拖著12節煤車,另外還有20節車廂,車廂裏還乘著約450名旅客。斯蒂芬森親自駕駛世界上第一列火車。

火車駛近了,大地在微微顫動。觀眾驚呆了,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眼前的這鐵家夥竟有這麼大的力氣。火車緩緩地停穩,人群中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銅管樂隊奏出激昂的樂曲,七門禮炮同時發放,人們在慶祝世界上誕生了火車。這列火車以每小時24公裏的速度,從達靈頓駛到了斯托克頓,鐵路運輸事業從這天開始。

要敢於創新,就必須多向前人學習,具備深厚的文化知識,博采眾長;同時,又不要被前人的知識所迷,要“入得書中”,還要“出得書中”;還要培養較強的獨立思維能力,在思維創新時,“戰略上要藐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