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多一個心眼,多一次機遇(5)(2 / 2)

請諸位拿這個例子做鏡子照一下,自己是前一個人,還是那後4個人呢?

佛界有這麼一句話:“當你有心把握一個好機會時,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這句話,請諸位多個心眼好好斟酌,真的有用!

以上我已經通過4個小話題,和大家探討了關於成功機會的核心話題:多一個心眼多十倍機會。現在我將講的內容作一下簡單的歸納。

第一,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人心的距離,而最能改變這種距離的則是人的心眼。多一個心眼,也就多一份改變這種距離的機會,也是為自己多增加一份成功的籌碼。敢想別人不敢想或不曾想的,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

第二,心眼來自對日常生活特殊性細節的捕捉。沒有多一個心眼,就沒有比別人多的信息,就沒有深邃的洞察力,也就沒有超凡的創造力。所謂優勝劣汰,“優”來自對一切可捕捉信息的洞察和創造。沒有洞察力和創造力,就沒有了發展。

絕不一味地等待機遇

機遇就在每個人的身邊,它既不偏袒富貴之人,也不可憐貧窮之人,它隻垂青那些默默無聞、自強不息、努力奮鬥的人。

機遇是辦事的好運,也是人生成功的敲門磚。但世界上有許多可憐蟲,當機遇叩響他們的大門時,他們卻充耳不聞,因為他們正躺在床上睡大覺呢!而當他們看到別人輝煌的成功之後又會找借口安慰自己說:“怪隻怪老天太不公平,好的機遇都留給了別人。”

機遇不會主動臨幸那些浪費時間、偷懶的人;機遇好像總是落在那些忙得無暇照料自己但有成就的人身上,為那些有夢想和實施計劃的人顯現。我們總以為機遇是活的、是會動的,它會主動找到那些願意迎接它的人。事實上,恰恰相反,機遇是一種想法和觀念,它隻存在於那些認清機遇的人的心中。因此,別去問老板為什麼你沒有獲得晉升,而應該去問那個真正清楚的人——你自己。

世界上有許多貧窮的孩子,他們盡管出身卑微,但卻能幹出偉大的事業來。法拉第憑借藥房裏的幾瓶藥品,成了英國有名的化學家;富爾頓通過發明推進機,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工程師;惠德尼靠著小店裏的幾件工具,竟然成了紡織機的發明者;貝爾用最簡單的器械發明了對人類文明最有價值的電話。

失敗者的借口通常足“我沒有機遇”!他們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客觀因素。而那些意誌力堅強的人絕不會找這樣的借口,他們不等待機遇,也不向親友們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幹和實於去創造機遇。他們深知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林肯小時候住在一所極其簡陋的茅舍裏,沒有窗戶,也沒有地板,他的住所距離學校非常遠,一些生活必需品都很缺乏,更談不上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了。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每天堅持不懈地走二三十裏路去上學。為了能借幾本參考書,他不惜步行一二百裏路。到了晚上,他靠著燃燒木柴發出的微弱火光來閱讀……林肯隻受過一年的學校教育,成長於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但他努力奮鬥,競能一躍而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成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模範人物之一。

成功永遠屬於那些不找借口、埋首耕耘、奮鬥不息的人,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遇、不采取任何行動的人。應該牢記,良好的機遇完全在於自己去創造。如果認為個人發展機遇掌握在他人手中,那麼他一定會失敗。機遇包含於每個人的主觀意識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橡樹的果實裏一樣。

如果在困境之際,林肯借口說“我沒有機遇”,這位生長在窮鄉僻壤茅舍裏的孩子,如何能住白宮,成為美國總統?同時代有許多出生於良好家庭環境的孩子,他們有漂亮的學校,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為什麼成就反而不如一個茅舍裏成長起來的苦孩子呢?

所有“沒有機遇”的推諉之詞,隻會導致一個人的人生逐漸走向失敗,隻有勤奮努力,付出行動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不是有許多出生於貧民窟的孩子們成為議員,成為大銀行家、大商人嗎?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廠,有許多不就是由那些“沒有機遇”的孩子們靠著自己的努力而創立的嗎?

如果你現在暫時沒有成功的人生機遇,那麼請你不要抱怨和灰心,有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機遇都是平等的。想登上人生的塔尖,極目四望,俯視萬裏,離不開兩個字——勤奮。如果從現在起腳踏實地去努力,果斷及時地抓住機遇,任何人都一樣能擁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