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廣結佛緣,善待世間萬物(2)(2 / 3)

他繼續朝前走,看見一個富有的人,他上前說:“把你的慷慨給我一點吧,讓我做一個樂善好施的人。”

於是富人解開衣襟,從懷中掏出一把遞給了他。不過那不是慷慨,而是吝嗇。

他繼續朝前走,看見一個眉頭緊皺的女人,他上前說:“把你胸中的寬容給我一點吧,讓我變成個能夠容人的君子。”

於是那女人從胸中捧出一捧給了他。不過那不是寬容,而是妒忌。

“人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把我要的東西都給錯了?”最後,他問圓通和尚。

“他們並沒有給錯,而是你找錯了人。”圓通和尚告訴他。

不要找錯了合作的對象。在你與別人相處的時候,你都要把握住這樣一個原則: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知人知麵更要知心。

找到人生的真理

從前,有一個靠近南海的國家,名叫那梨,國民以采集珍珠及種植栴檀木為業。其中,有一對兄弟自父母雙亡後,就想要分家創業,而雙親所留下的除了財產外,還有一位名叫分那的仆人,他年少聰明,對於買賣貿易或入海尋寶等事無所不知。於是,兄弟倆將財產當成一份,仆人分那也劃為一份,並以擲籌的方式決定繼承的東西。結果,弟弟得到了仆人分那,卻失去了繼承財產的權利,隻好帶著妻兒和分那,空手離家。

當時的環境非常艱困,人們都過著貧苦節儉的生活,對於隻有分得仆人的弟弟來說,一想到家人未來的生計,不免擔憂起來。分那知道後,對主人說:“請主人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讓大家的生活永保無虞,並且在不久的將來,讓你們的財富勝過你哥哥。”主人聽了雖半信半疑,但也別無他法,於是對分那說:“好吧!隻要你能夠做到,我就恢複你自由之身。”說罷,弟弟便將妻子存的一些珠寶交由分那,作為生意的資本。

當時,正逢海水漲潮,城內的人們紛紛到海邊去撿拾木柴。分那也來到城外,眼尖的他,看到一位乞丐所扛的一大捆木柴中,有著非常珍貴難得、可以當藥治病的牛頭栴檀。於是他二話不說,就以兩枚金錢買下這塊珍木,並且將它剖成數十段。此時,聽說城裏正好有位長者生了重病,需要二兩的牛頭栴檀配在藥裏服用,才有痊愈的希望,但是大家都遍尋不到這種珍木,正在為此發愁。於是,分那馬上帶著一段牛頭栴檀來到長者家中,長者的家人喜出望外,馬上以兩千兩金換取分那手中的牛頭栴檀。後來,分那又陸續將剩下的牛頭栴檀賣出,所得的財富比主人的哥哥還超過十倍之多。主人為了感謝分那的恩德,並且遵守當初的諾言,於是還他自由之身,隨他前往任何想去的地方。

分那離開主人後,一心向道,於是來到舍衛國拜見佛陀,請求出家。分那頂禮佛陀後,長跪佛前:“弟子雖然出身卑賤,但求道之心卻是堅定不移的,希望世尊能慈悲救度我!”佛陀聽了分那的祈求後,說道:“善來分那!須發自墮,法衣著身。”分那示現比丘相,佛陀為他開示佛法的道理,分那一念相應,即證阿羅漢果。

分那心想,今日能證得六種神通,達到生死自在的羅漢果位,全要感謝主人給予自由,才有機會親近佛法,所以我應當去度化主人一家及該國的國人。於是分那回到那黎國的主人家,主人一見到分那,非常高興,馬上準備豐盛的菜肴款待他。分那食畢,將手洗淨後,便飛至空中,分身變現,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種種神通,光明晃耀,從空中緩緩降下。分那告訴主人:“今日我之所以有種種神德,都是因為主人賜我自由,所以我才有機會跟佛陀學道。”主人聽了回答:“佛陀的智能、神通如此廣大!我願拜見佛陀,聽聞教法。”分那聽了非常高興,告訴主人:“隻要你發至誠懇切心,設齋供養佛陀,佛陀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誠心,前來接受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