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廣結佛緣,善待世間萬物(2)(3 / 3)

於是,主人馬上準備供養佛陀的齋飯,並且向著舍衛國的方向稽首長跪,燒香祈請佛陀能夠屈駕至此度化眾生。佛陀知道他們的心意後,即帶領五百位證得羅漢果位的沙門,運用神足通抵達。那梨國的國王與國民見到如此殊勝的景象,莫不升起敬畏之心,紛紛來到佛前,頂禮佛陀。待用齋後,佛陀便為主人和國王百姓開示法要;大眾聞法後,也都歡喜受持五戒,成為佛弟子。

此時,主人懷著感恩之心,來到佛前讚歎分那:“分那從前在家時,就非常勤勞,出家證果後,也不忘救度我們。他的聖德高遠,讓全體國民都得以親近佛法,我們該如何報答他的恩德呢?”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子:

“心已休息,言行亦止,從正解脫,寂然歸滅。

棄欲無著,缺三界障,望意已決,是謂上人。

若聚若野,平地高岸,應真所過,莫不蒙度。

彼樂空閑,眾人不能,快哉無望,無所欲求。”

主人和國王聽到佛陀的偈語後,更加歡喜,於是又懇請佛陀留下接受供養七日,最後他們亦證得須陀洹果。

任何事情的成就皆需眾緣和合,絕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所以對每一個人,我們都應懷著知恩、感恩、報恩的心。所謂“成道方能將親度”,什麼是報恩的最好方式?唯有精進修行,進而帶領有緣大眾親近佛法、聽聞佛法,找到人生的真理,這才是最根本的報恩。

一切隨緣

一次,臨濟來到達摩塔前,塔主問他:“先拜釋迦牟尼,還是先拜達摩?”臨濟回答說:“佛和祖都不拜。”“他們跟你有仇嗎?”臨濟不加理會,拂袖而去。

有一天,臨濟對門徒說:“你們聽著,如果你們想求得佛法,就要不惜喪身舍命。當年,我在先師黃檗門下三次問法,三度被打,如今也還想挨一頓打,誰來下手?”一個門徒說:“我來打。”臨濟把手中的拐杖遞給他,門徒剛想接,臨濟劈頭便打。

喝是臨濟宗的一大特色。臨濟禪師有一次問一個僧人:“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有時一喝如同竹竿影草,有時一聲吆喝不當作一聲吆喝用,你對此怎麼領會?”僧人正在遲疑,禪師便對他一喝。

臨濟上堂道:“三乘教法的十二部經典,是給人擦拭汙濁的舊紙,佛是虛幻之身,祖師達摩是老比丘。你是娘生娘養的不是?你想成佛,就被佛魔抓住;你想求祖,就被祖魔抓住。如果有所求,都是苦事,不如無事。如果說佛是終極真理,為什麼他八十歲還死在拘屍那迦的娑羅雙樹間,佛如今在哪裏?顯然他跟我們一樣有生也有死。”

“各位道人,你如果想得到真理一般的見解,就不要受人拘惑。向裏向外,當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遇到羅漢就殺羅漢,遇到父母就殺父母,這樣才能真正解脫,不再拘泥於物相,麵超脫自在。”

“各位道人,佛法沒有什麼好用功的。隻要平常無心,屙屎拉尿,穿衣吃飯,困了就睡。愚人會譏笑我,智者會理解我。古人說得好:‘向外花工夫,都是疾頑人。’”

有一次,臨濟義玄禪師和王常侍來到僧堂。王常侍問臨濟禪師:“這一堂人還看經嗎?”臨濟回答:“不看經。”王常侍問:“還學禪嗎?”臨濟回答:“不學禪。”王常侍問:“既不看經,也不學禪,他們到底在幹什麼?”臨濟回答:“都教他們成佛作祖去。”王常侍笑道:“金屑雖貴,在眼成翳啊。”臨濟義玄道:“你俗人,你不懂這裏麵的道理。”王常侍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