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勇上麵的分析,嶽和聲臉上流露出幾分笑意,他滿意的點了點頭,連說三聲:“如此就好!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嶽和聲已經到了年老致仕的年紀,本來就不想在延綏這個爛攤子當補鍋匠,如果能擊破劉宣,嶽和聲也能沒有後顧之憂,帶著一身的榮譽回鄉享享清福去了。
嶽和聲仿佛現在才反應過來,他趕忙讓劉勇起身,自言自語的說道:“老夫已經年老,記性也越來越差,居然讓劉參將一直跪在地下,實在是有些過意不去,劉參將還是快快請起吧!”
劉勇連稱不敢,謙遜的說道:“老撫台言重了,本朝官製文武殊途,小將也是知道的,隻恨自己少時頑劣,沒能好好讀書。不過小將的兄長劉願已經在去年高中了進士,現已入朝為官,也算了卻劉家多年的心願。”
嶽和聲有些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你能如此想最好,聽聞你與城外張芳多有積怨,如今張芳已經鬧到老夫名下,老夫也不得不過問一聲。現在正是危如累卵的關頭,你們二人還需要放下舊怨,盡心竭力的為朝廷盡忠。”
劉勇聽到嶽和聲話音有些凝重,知道嶽撫台心中對自己排斥異己的舉動已經稍有不滿。於是他定了定心神,恭敬的對嶽和聲說道:“多謝老撫台關愛,我與張守備的過節隻是小節,而與流賊的仇怨則是大義。我雖然沒讀過幾本書,但是卻一定不會舍大義而取小節。”
“隻是現在流賊馬隊在城外虎視眈眈,我也不敢自亂陣腳放張守備入城。不如等天色黑暗,在悄悄地放張守備大軍入城。”
嶽和聲聽了劉勇的回答也比較滿意,覺得劉勇是一個明大義知禮節之人,比尋常的粗鄙武夫更加順眼。於是他誇讚了劉勇幾句,開口說道:“今日一大早,我已經聽聞,劉參將愛子已經陣亡於城外。聽聞劉參將族人多有歿於王事之輩,也算是滿門忠烈之家,老夫定會上書朝廷,以褒獎劉參將之武德。”
嶽和聲說完此話,就端起了茶盞。在官場上,這就是端茶送客的意思,劉勇身為延安參將,肯定不是官場初哥,馬上領會了嶽和聲的意思,於是他跪安告辭,離開了嶽和聲的行轅。
就在嶽和聲召見劉勇時,城外的攻城戰也越加激烈。
雙方的炮兵毫不顧惜各自的炮管,不停的傾瀉著各種花樣繁多的炮彈。自從劉宣攻破城關營寨之後,在炮戰中已經逐漸占了一些上風,加上攻城方所獨有的主動權,就更加進退自如了。
隨著兩方的炮戰繼續,一發發炮彈從延安城上空飛射而過。尤其是那些十幾斤的炮彈,威力更是毀滅性的,幾乎是觸之即亡,沒有任何道理可講。哪怕擊中了手臂小腿這些不致命的地方,也會馬上觸之俱斷,在缺少抗生素的明末,凡是斷手斷腳的傷勢,活下來的機會也不足三成。
而張芳的這支騎兵位居城門口,正是兩方炮戰的中心之處。劉宣軍中炮兵營發射的炮彈,不時的有一兩枚落在張芳軍陣之中,一枚炮彈落下,還經常形成跳彈,每一次都要殺傷多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