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支重箭仿佛一道流光,穿越過重重軍陣,精準的命中嶽和聲的左胸。嶽和聲年過七十,又是文官出身,身上也沒有披甲,立刻被這支重箭穿過左胸,以他年老體弱的身體,中了這一枚利箭,肯定難以幸存。
劉勇麾下的親兵稍微估量了一下距離,大驚失色的說道:“將軍小心,流賊陣中有神箭手,不下於蒙古韃子的射雕人。老撫台距離流賊軍陣超過百步,居然被一箭命中,將軍還是後退幾步,以免被流失射中。”
看見嶽和聲中箭,氣息已經非常微弱,劉勇不由得想起昨日襲營的一幕,自己唯一的兒子劉冕,正是死於流賊射手手中。他的臉色鐵青,用馬鞭指了指李旭升,大聲喝道:“所有家丁,隨我踏破敵陣。”
昨日襲營作戰,劉勇麾下的家丁已經傷亡不少,應該超過了三百人,所幸披甲的騎兵損失不算很大,戰鬥力還算強盛。
如果按照一般明軍,傷亡三成部隊早已經潰散。但是劉勇麾下的家丁大部分都是劉姓族人,這種以血脈親緣關係組成的軍隊,凝聚力往往很強,戰鬥力也會非常強盛。
劉勇策馬前衝,帶著麾下的騎兵,朝著李旭升軍陣衝鋒。劉勇這些家丁,雖然身披鐵甲,但是因為常年與蒙古人作戰,人人都有一手好箭法,還能夠轉型為輕騎兵。
兩方距離逐漸接近,劉勇麾下的家丁吹響了胸前的銅哨,校射的神箭手手持弓箭,朝著李旭升軍陣射出一支羽箭,接著一陣陣箭雨落在李旭升軍中當中。
隨著距離逐漸接近,劉勇麾下的家丁射出了兩輪羽箭,然後放下了手中的弓箭,手持馬刀,殺氣騰騰的朝著李旭升軍陣猛衝。
這兩輪羽箭,造成了十多名騎兵傷亡,盡管騎兵營大部分老兵都身披鐵甲,但是胯下的戰馬卻沒有甲胄在身。
李旭升伸手一指,騎兵營迅速開始調整隊形,因為城內地方狹窄,騎兵營的隊形變得更加厚實,從三排騎兵變成十二排騎兵。
因為隊形更加厚實,兩軍交鋒的殘酷性也更加嚴重,兩方的士卒不停地落馬,被後麵的戰馬踩踏而死,短短的片刻時間,兩軍的傷亡加起來已經超過百人。
眼見官軍戰鬥力如此驚人,李旭升眼中閃過幾絲驚愕。自從騎兵營建軍以來,官軍往往都是一觸即潰,還沒有見過如此勢均力敵的敵人。
從交戰的傷亡比例來看,幾乎達到了一比一。李旭升皺起眉頭,臉上開始帶著幾分凝重,這一次戰鬥的地形對騎兵營比較不利,因為城內地方狹窄,騎兵營威力最大的牆式衝鋒戰術發揮不出最大的威力,隻能與劉勇麾下的騎兵打爛仗,以命換命的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