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親相處甚好的幾位世伯,有兒子與我年紀相當,亦曾向父親提議聯姻。但父親在這點上卻很開明,說要我喜歡才可以。也有其他的男子追求我,可惜我竟……” 竟就看上了李昉。
“也不能說我那時候瞎眼吧。李昉當時還是很好的,他念書很努力,成績優秀,拿獎學金。他學物理學的,數學也很好。”
李昉的父母原是平民百姓,都死於國內戰亂,被一位表舅帶到了舊金山。表舅家開小餐館,對他很好,李昉從上中學後,就開始打工賺錢,盡量不花表舅家的錢。
店鋪裏帶李昉的掌櫃很喜歡他,說他踏實肯幹,後來他幫店鋪看賬,賬目清楚。
“我最初喜歡上他,是有一次,我到店中,不小心碰倒了櫃子,砸傷了腳。他幫我冷敷,然後送我去醫院。我當時感覺,他很可靠,手臂很有力,好像能保護我一生一世。”
杜曉曼對李昉產生了好感,正出於女孩子的羞怯不好意思開口時,李昉卻先向她表白,說早就喜歡上了她,亦知道自己的身份與她不相配,但仍然難以壓抑感情。隻是表白喜歡,並未有非分之想,請她不要當做負擔。
“我怎麼會當做負擔呢,我根本是高興還來不及。我立刻告訴他,我也喜歡他。”
李昉又驚又喜,好像不敢相信這個現實,兩人偷偷戀愛了一段時間,杜曉曼就決定要嫁給他。
“我那時候還是個小姑娘,第一次談戀愛,就覺得這輩子隻會喜歡這一個人了。沒有他我根本無法活下去了。我去和父母說,我想和這個人結婚。”
杜祐覺得李昉是個品行很好奮發上進有才學的青年,沒什麼意見,但杜夫人一開始不同意,她說,看李昉的麵相和行事,是個心氣高的人。杜家條件比他家好了這麼多,雖然他已無父無母,但若做上門女婿,恐怕心中會有芥蒂。
“家母當時還說了一句話,越看著斯斯文文,表麵溫和的男人,越是會一點事在心裏越憋越大,等發出來的時候,吃虧的是女人。”唐晉媗苦笑了一下,“可惜我那時哪裏聽得進家母的話。我那時候還打算,如果父母真的不同意,我就不要家了,和他私奔。我還買了個小本子寫下了計劃呢。這個本子被家母發現了,她看完後,隻把我叫過去說,娘隻是希望你好而已。但人生都是自己過的,誰也替代不了。如果你真的喜歡,那你就嫁吧。於是中學一畢業,我就和李昉結婚了。”
杜夫人是個很睿智的女人,在李昉念的大學附近給杜曉曼和李昉另外買了一棟房子,讓兩人搬過去住。
大學一年級開學沒多久,杜曉曼就發現自己懷孕了,休學了一年半生產和照顧寶寶。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很多人破產,購買昂貴家具的客戶越來越少,杜家的生意縮水很多。杜祐和夫人決定將生意轉向實用平價的現代家具。這樣的轉變意味著他們要以華人商人的身份殺進以白人為主的商圈,一下樹立了很多新的敵人。要重新聘用現代家具的設計師,多年跟隨的老夥計也不能虧待,需要平衡新舊之間的關係。全家人團團亂轉,沒人顧得上幫助剛做媽媽的杜曉曼,反倒是她在大肚子和產後,還得幫忙家裏的生意。
她恢複念書到了大三時,再度懷孕,於是再休學。李昉讀完了博士,留校一邊做講師,一邊搞研究。
“其實畢業證和學位對我來說已沒有什麼用。我自己不太想念書,覺得女人還是屬於家庭的。”
而就在杜曉曼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後不久,她尚未恢複念書,父親杜祐突然過世。家業應當由杜曉曼的弟弟繼承,他年紀還小。母親就讓杜曉曼幫忙照看家裏的生意。
“我怕李昉會不開心,但他並沒有反對。我忙著學習怎樣做生意,他忙著教課做研究,現在回想起來,隔閡應該就是在那時產生的吧。可惜我當時並沒有發現,”
經濟大蕭條尚未過去,杜家的生意正由傳統的中式商鋪向公司轉變,老掌櫃老夥計心中不適。不過也正因為是大蕭條,許多公司破產,很多人失業,一些懂得現代經營的人才為了糊口,不顧忌杜家的華商身份,前來應聘。
這些人中有頭腦和眼光非常優秀的人,告訴杜家,可能不久後會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囤積木材、鋼鐵等原材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