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盡快行動,花少錢過好日子 (1)(1 / 2)

加盟“樂活派”

仰望那湛藍的天空,看著雲彩的在上麵漂移,陽光給高樓留下背影,隔著一扇的門一窗的玻璃,隔著萬重的冷漠,看著繁華城市的車水馬龍,摸不透的人情冷暖在身邊潺潺流過。

在經曆了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浮躁,人們發熱的頭腦似乎終於降溫,在追求了逸樂、過度消費的空虛後,部分的人們開始追尋新的生活方式,健康並快樂著。繼“小資”之後,生活的水麵又掠過新詞——“樂活”。

什麼是樂活呢?1984年,美國社會學者保羅·瑞恩(也譯作保羅·雷)帶領同事苦幹十五年,依靠發放調查問卷和統計學研究的方法,在1998年寫出了《文化創意者: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在書中,他提出樂活概念。以life 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中英文單詞的第一個字母組成了“LOHAS”這個新詞彙,直譯過來就是“健康永續的生活方式”。

由於樂活理念順應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樂活生活方式早已流行於歐美發達國家,在美國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是“樂活族”,歐洲約是三分之一。雖然“樂活”理念傳入中國的時間不長,但已為很多人所接受,並成為一種令人矚目的生活方式。前不久媒體報道:在寧波舉行的2008中國青年LOHAS(樂活族)時尚文化論壇上,共青團中央和全國學聯力推“樂活族”理念。

樂活族”的典型標簽

健康生活方式。使用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機產品,即Organic Food。是指采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準;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持續經濟。過去,一般人對可持續經濟的看法是,要環保,勢必會增加成本,降低了產品的競爭力。但是,現在的環保車卻成為最時尚的潮流,這樣一來,銷路就變得非常好。好萊塢明星布萊德·彼特已不再開他原來的豪華轎車,改開油電混合車。

生態生活。現代人太忙、太累,想逃到一個桃花源,這便是生態旅遊興起的原因。這是一種新的旅遊選擇,能幫助環保和維護地區文化,並幫助當地發展長久的旅遊形態。所以一趟旅遊不僅帶給“樂活族”豐富的旅遊經驗,也能以地球公民的身份,為當地、當地人做一些善事。

自我醫療。自我醫療的興起,代表個人願意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把自己的健康全部交給醫生負責。雖然自我醫療一直受到實證科學的質疑,但有越來越多療法如針灸、按摩的功效已被主流醫學所接受。

個人成長。個人成長是21世紀閃亮的話題。有關心理健康的課程,吸引越來越多的成功和不成功人士的關注。

樂活族的衣食住行

1、減少衣服幹洗的次數。

2、貼身的衣物如內褲、內衣、每天洗臉的毛巾,試著選購有機衣料。

3、將不需要的衣物送至回收機構。

1、購買當季蔬菜水果,可避免過多的農藥和化肥,購買本地食物,降低運送燃料和多餘包裝。

2、出外就餐自帶筷子、杯子、碗。

3、保持飲食均衡、多樣。

1、換較小、通風采光好的房子。

2、用自然提煉或可生物分解的清潔劑。

3、水槽下放水桶,回收廢水做家務清潔。

4、盡量開窗,減少使用冷氣。

1、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還可以增加運動量。

2、步行是一項很好的運動,最重要又不花錢。

3、最好不買車,買車就買環保車。

照著上麵這些去做,你就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樂活族了。

應該說,“樂活”是20世紀末許多富裕階層經曆追求逸樂、過度消費的空虛之後,所產生的集體反思。令人高興的是,很多人開始追尋與實踐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這種新的“活法”能夠保證人類健康、快樂而可持續地發展,值得人類擁抱。

來點“阿巴貢情結”

當一場始料不及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時,許多人的財富從那一瞬間開始縮水,與此同時,有更多的人開始就如何積極應對危機下的生存困境而謀求出路,而五花八門的“危機經濟”也應運而生。但最個性的還是一向以浪漫著名的法國人,金融危機居然勾起他們的“阿巴貢情結”,讓那位吝嗇到極致的“阿巴貢”在法國開始受寵了,這多少有點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