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與環境有關的世界日(2 / 2)

4世界無煙日——5月31日。

吸煙有害健康,並使周圍的人因“被動吸煙”而受害。吸煙是引發多種呼吸道疾病和重要原

因。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吸煙人數(包括青少年)比例最高的國家。吸煙正在越來越嚴重地危害

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設立“世界無煙日”,告誡人們吸煙不僅有害自身健康,還使

周圍的人,特別是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因“被動吸煙”而受害,因此,呼籲全世界所有吸煙

者,在世界無煙日這一天主動停止或放棄吸煙,並呼籲煙草商在這一天自願停止銷售活動和

各種煙草廣告宣傳。從1989年以後,“世界無煙日”就定在了5月31日。

5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幹旱日——6月17日。

1994年12月,聯合國第49屆大會通過了115號決議,宣布:從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為“世

界防治荒漠化和幹旱日”。呼籲各國政府重視土地荒漠化這一日益嚴重的全球性環境問題。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幹旱加快了這一片地區土地荒漠化的進程。這場

特大幹旱奪走了20萬人和數百萬頭牲畜的生命。這場旱災持續時間之長、破壞之大,令世界

震驚。它產生的長期經濟、社會、政治、環境的影響,引起了人們對荒漠化問題的極大關注

。為此,聯合國在1975年以3337號決議提出“向荒漠化進行鬥爭”的號召。並於1977年8月2

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荒漠化問題會議,產生了一項全球共同行動的綜合的

和協調一致的方案;製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動計劃;數十億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動,各種抗旱

防荒漠化的行動計劃隨之誕生。

6世界人口日——7月11日。

根據人口專家推算,地球上第50億個人在1987年誕生。1987年7月11日,以一個南斯拉

夫嬰兒的誕生為標誌,世界人口突破50億大關。聯合國倡議在這一天舉行“世界50億人口日

”活動,以進一步引起大家對人口問題的關注,創造有利於控製人口增長的環境,推進計劃

生育事業。與此同時,聯合國在1990年確定每年7月11日為“世界人口日”。以後每年的7

月11日,全世界都舉行人口日的有關活動。

7國際保護臭氧層日——9月16日。

為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1987

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

》,開始了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同時把每年的9月16日定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8世界動物日——10月4日

100多年前,意大利傳教士聖?弗朗西斯在阿西西島上的森林裏和動物建立了親密的關

係,他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10月4日定

為“世界動物日”。

9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

隨著農作物品種日趨單一化和世界人口爆炸性增長,全世界的糧食供應正變得日益脆弱,

聯合國大會決定將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喚起全世界對糧食問題和農業生產的高

度重視。

1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12月29日。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物種的加速滅絕,生物基因多樣性的喪失,

以及生態係統的大規模破壞,將直接危及人類自身的生存。

鑒於此,聯合國大會於1993年12月29日通過決議,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並決定

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這一國際日的確定表明,人類已經

認識到,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同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持續利用,已

經成為人類與環境領域的中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