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勤於工作,也有技術和才華,但由於工作性質或人事結構,所學的知識完全與工作對不上號。別人升遷、加薪、晉級,你卻不斷地增加工作量。對這種境遇,你早就不滿,但你卻不能大膽陳述,努力捍衛,而隻是拐彎抹角地講一講,信息得不到傳達,或根本被上司忽視了,一切全由於你像一隻鴿子樣溫順馴服。
3.幕後型
這種人工作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可是你的工作都很少被人知道,尤其是你的上司。別人總是用你的成績去報功,你內心也想得到榮譽、地位和加薪,但沒有學會如何使人注意你,注意到你的成就,一些坐享其成的人在擷取你的才智後,你隻會麵壁垂淚。
4.仇恨型
這種人不能說不自信,甚至說是自信過了頭。在工作上很能幹,表現很不錯,卻看不起同事,總是以敵視的態度與人相處,與每個人都有點意見衝突。大家對這種人隻會“恨而遠之”,無人理會這種人的好辦法、好成績。
5.抱怨型
一邊埋頭工作,一邊對工作不滿意;一邊完成任務,一邊愁眉苦臉。讓人總覺得你活得被動,而上司認為你是幹擾工作、愛發牢騷的人,同事也認為你難相處。結果升級、加薪的機會被別人得去了,而你隻有“天真的牢騷”。
6.水牛型
對任何要求,都笑臉相迎。別人請你幫忙,你放下本職工作去支援,自己手頭拉下的工作隻好另外加班。你為別人的事犧牲不少,但很少得到別人與上司的賞識,背後還說你是無用老實。在領導麵前不會說“不”,而受委屈後,隻好到家中發泄。
以上六種不良的工作心態,其共同的特點,是不能抓住自我,從而在心理上不能自我肯定。
不要成為人際關係中的邊緣人
大多數上班族都希望受到上司的賞識,並獲得升遷,這樣才能鞏固他們在公司中的地位。然而,就像政治圈總有派係之爭一樣,企業內部也隨時會上演一幕一幕的權力角逐競賽,有人上台,有人垮台。
不管你喜不喜歡,大多數人都很難在這場權力鬥爭的遊戲中置身事外。如果你在遊戲中的態度表現得較為積極,別人立刻就把你歸類在“主流派”;萬一你不幸失寵,馬上就有人自動替你貼上“非主流派”的標簽,假使你做出一副不聞不問的態度,又會遭人懷疑你的忠誠度,是不是投機的“騎牆派”?
盡管許多上班族聲稱,他們厭惡權力鬥爭,因為他們認為權力鬥爭是一種愚笨、膚淺、冷酷、毫無人性之爭。但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這類遊戲興趣十足,在他們眼裏,權力的角逐是有趣、吸引人、充滿快樂的。他們深知這類遊戲關係到自己的生存,如果隻是一味把頭埋在土中,忽視周圍發生的事,恐怕永遠隻能在公司內當個“邊緣人”。
大多數人相信:“隻要我盡本分把事情做好,達到該有的業績,上司就會對我如何如何。”結果,事實並非如此。在某些主管眼中,他認為你的表現不過是平平而已,除非他認為你確實{睡要,你的作為讓他感到臉上有光,公司不可一日沒有你,否則你很難得到升遷。再者,如果公司有人和你條件相等,主管通常提拔和他自己相近的人,如此才好鞏固他的地位。
這個道理說穿了很簡單,其實就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如果沒有“貴人”蔭庇,想在公司內出頭很難。除非你背後有重要的貴人全力護航,不然你無法打入公司的核心,出線的機會則小之又小。
你不必懷疑這種論調。研究組織管理的劍橋大學拉文生博士就說得很清楚:“所有的組織必定有小派係。因為,組織是由互相扶持的個人或團體共同組成的,以完成工作。”你不妨探出頭去,四處望望,想想周圍那些已經坐到好位置的人,背後是不是都有貴人。這些貴人可能是他的上司、老板、師傅,也可能是公司外的人。
上班族在爬升的過程中,利用人際關係可以達到個人目標,這幾乎是不容爭辯的事實。而你的人際網絡應該是一種有組織的聯絡,彼此經常交換消息、建議,並互相支持。這種人際關係就是“你抓我的背,我也抓你的背”,一報還一報,彼此維持合理的平衡。
一旦你攀上了握有實權的人,就可能登龍有術,直上雲霄。但話又說回來,隻要是衝突遊戲,必定是有輸有贏,古往今來在權力鬥爭後失勢倒台的例子多不勝數。找到靠山得寵,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往往不是一個定數,一旦押錯寶,還得擔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