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帝都新主(一)(2 / 2)

元玉安撫地望著雨奴,說:“你別怕,我們沒死,是至尊聖者救了我們!”

“哦,這可真是蒼天有眼啊!”雨奴說著,轉向元玉說:“太子殿下,你不知道,皇上是多麼的想保護你。他讓你出使魏國,就是希望你能逃脫劫難,保全性命。誰知,殿下無恙,皇上卻……”說著抬手抹淚。

元玉聞聽此言,心裏越發生疼,不覺再次跪倒在父皇的屍體前痛哭失聲。元昊搖撼這元玉,說:“王兄,你不能隻顧著哭啊,這天色不早了,也該把父皇成殮起來才是啊!”元玉哽咽地說:“元弟,我心中方寸已亂,一切就有你主持吧!”

當下,元昊吩咐雨奴召集四散的宮娥太監,為死者妝容成殮。將正陽門後的煙波殿布置成靈堂。同時,敲響了正陽門的喪鍾,召喚各府王公大臣進殿,當即為大行皇帝劉追舉哀。

再說那些王公貴族,驚聞宮廷政變,人人自危,不知國勢將會如何發展,都蜷縮在自己家裏,靜候變音。等到聽到喪鍾敲響,俱都惶恐不安,但職責所在,不得不朝服加身,前來上朝。見皇家的二位皇子俱都無恙,也安下心來,依禮為先皇守靈。

第二天,有吏部尚書嶽靈風遞上奏折,大意是國家不可一日無君,還請元玉早繼大統,以安民心。此折一上,大臣們紛紛上表勸進。元玉以父皇新亡,五內俱傷,無心帝位,要禪讓英王元昊繼位。此旨意頒出,元昊大急,慌慌張張找到元玉,剖白心跡,表示自己從來就無心於帝位,並力勸王兄繼位。元玉不能再猶豫,為了江山社稷,他答應了眾大臣及弟弟元昊的請求,就在父皇的靈柩前繼承皇位。

晚上,元玉一個人踱進靈堂,赫然看見蘇娃的靈牌與父皇的靈牌並放一起,上書:大行皇後蘇娃之靈位,覺得特別刺心,轉身回到自己的寢宮,喚來雨奴道:“大總管,蘇娃謀朝篡位,已是路人皆知,把她與父皇的靈位放在一起,有點不合適吧?”

雨奴點頭,說:“這個交給奴才吧。”

元玉陰鬱地點點頭。

轉過天,早朝時,禮部官員上了一道奏折,大意是說:蘇娃野心膨脹,缺乏淑德,謀朝篡位,應虢奪其皇後的名份,廢為庶人。此折在朝堂上被當眾宣讀,群臣響應。隻有元昊,聞聽此語,如聽驚雷。母後死於非命,已讓他痛不可當,現在母後屍骨未寒,便遭朝臣們口誅筆伐,不由的一陣寒心。麵對此等危勢,他不知該如何是好,隻能以目光頻頻示意王兄,希望元玉能為他說句話。可是,元玉一身縞素坐在那裏,滿麵哀榮,不發一語。

元昊心裏著急,挺身說道:“母後縱有千般罪過,現在人已亡故,懇請大家放過母後,讓亡靈安息吧!”

話音落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眾臣紛紛反駁道:“不彰妖後之罪,又何以正天下視聽!”“英王殿下切莫開言,若細究起來,隻怕連殿下都要被株連呢?”一時之間,七嘴八舌,簡直就要討伐元昊了。直到這時,元玉才輕咳一聲,說:“眾卿不要吵了。”

眾人安靜下來,一起望著元玉。元玉緩緩地站起來,說:“各位卿家,英王殿下是朕的親手足。當日因奸人陷害,英王以性命相救。這樣的高情厚誼,朕沒齒不忘。如果諸位卿家一定要開罪英王,那朕寧可不做這個皇帝,情願與英王一起流徙邊荒。至於皇後的事,還請禮部重議再奏朕聽,如何?”群臣齊聲道:“皇上聖明!”

元昊初聽皇兄為自己開脫,內心很是感激,後來說到母後之事,要讓朝臣再議。心便沉了沉,剛要開口,皇上已宣布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