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早朝時,元玉就得到了不好的消息:派去北周傳達朝旨的使臣被殺。同時,北周正式向天朝下了戰書。
捧著戰書的那一刻,年輕的皇帝曾有了一刻短暫的迷茫。而在那迷茫的一刻,他想到了喬蓋。記得三年遠征,多虧喬蓋庇護。喬蓋不禁心細如發,還英勇善戰,百萬軍中,殺敵如探囊。此刻,環顧滿朝文武,竟找不出一個可用之將。然而,歎息之餘,除了應戰,別無選擇。
所以,聽完朝臣的奏本後,皇帝即刻下詔,著兵部派兵遣將,在江南岸部署兵力,隨時準備打仗。兵部那位白發蒼蒼的老尚書,顫巍巍地跪下領旨,然後回到兵部,調兵遣將,增援守疆之兵。及至援兵趕到江岸,敢情邊疆的守軍與北周的軍隊已然交火,並且已是吃了敗仗,正在潰退,剛巧與援軍相遇,兩兵合一處,重又反身殺回。那北周的軍隊沒想到潰軍這麼快就反撲回來,倒是被他衝亂了陣腳,一時之間竟敗下陣來。
天朝的將領們見敵軍潰退,立刻快馬飛騎,回朝報捷。
皇帝元玉自那日下朝後,心係國事,憂慮邊廷,鎮日無情無緒。皇後李若馨看皇帝整日不展愁眉,亦是揪心,萬般無奈之際,竟想出了求神拜佛的主意。元玉聽了,忍不住失笑說:“傻丫頭,隻有你才能想出這麼天真的辦法來。”
皇後撒嬌撒癡地說:“皇上,你不要這麼說嘛!心誠則靈,隻要咱們真心誠意,佛祖一定會保佑天朝國祚的。”
元玉不忍拂了皇後的意,隻好敷衍地說:“好好,朕現在要處理朝務,等朕閑下來,一定誠心禮佛,祈求佛祖的庇佑啊!”
皇後也知道皇帝在敷衍她。她也不再堅持,但自己卻率先行動起來,在後殿布置了一個佛堂,每日都在裏麵持經念佛,分外地虔誠。
那日,元玉理完朝政,想起已多日沒見到皇後了,不覺信步來到坤寧宮,卻沒見到皇後。更奇的是,一個小宮女一見到他,便慌慌張張從後門跑出去。元玉覺得奇怪,連忙喝道:“站住!”那小宮女一下子站住了,變顏變色地望著他,跪下道:“奴婢參見皇上!”元玉問:“你跑什麼呢?皇後呢?”
“皇後娘娘在佛堂呢,奴婢見皇上來了,正要去通稟娘娘呢!”
“什麼?什麼佛堂?”元玉驚奇地問。“你快帶我去!”
“是!”小宮女答應一聲,站起身,走在前麵。到了佛堂門口,她剛要通稟,皇帝示意她噤聲,自己推門走了進去。隻見皇後跪在蒲團上,手敲木魚微閉了眼睛,正在虔心誦佛。
元玉輕輕地靠近她,瞅著她細瓷一樣的臉龐上,一雙虛眯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著。櫻桃般鮮潤的薄唇輕輕嘟囔著,一臉的莊重。心裏不禁又是憐,又是笑,終於忍不住輕歎一聲。若馨察覺了,睜開眼睛,看見皇帝,慌忙轉過身,欲跪下請安。皇帝按住她的肩膀說:“好了,皇後還是虔心理佛吧!”
話剛說完,雨奴匆匆趕過來,喜笑顏開地說:“啟稟皇上,我們打勝仗了!”
“哦?”皇帝直起身子問:“什麼時候的事?”
“剛剛接到邊將飛騎來報,兵部尚書正在玉華殿等著您呢!”
“好,雨奴我們走!”一邊對若馨說:“皇後,這裏有你一份功勞,朕回頭賞你!”一邊大步離開佛堂。
邊廷燃起狼煙,天昊已然知曉。因為殺人的戰場就在皇陵的西麵。聽著那一陣陣的廝殺之聲,他憂心如焚。夜深輾轉之時,按捺不住,終於還是寫了一封奏表,懇請皇帝允他帶兵,去疆場殺敵。奏章寫好了,他猶豫了好幾天,自己終究是遭受貶謫之人,奏章遞上去,會不會又招致新的猜忌?可一顆憂國之心,讓他怎麼都沒辦法坐視,最終還是決定派侍衛董林將奏章上達天聽。他讓董林騎上自己的坐騎,親自送他上路,並且叮嚀囑咐,回到帝都,要先找到雨奴,請他通融,一定要親手把奏章交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