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火燒洛陽(1 / 3)

再說太尉何忠見賈昱無端殘殺大臣、威逼皇帝退位,心中大怒,但懾於賈昱、蘇青方一夥的淫威,隻得把怒火壓在心中。散朝之後,何忠立刻派家人請來太傅元爽、前將軍韋玄、左督禦史陳子服、行軍校尉孔旭來府議事。四人來到之後,何忠將他們引入密室,然後含淚說道:“王仁基指使賈昱、蘇青方殺害諫議大夫房乾,又威逼皇上禪讓皇位,其謀朝篡位的狼子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實乃****之舉也。俗話說,主辱臣死,我等世受國恩,食君俸祿,當為君分憂。如今皇上江山不保,我們作為臣子,絕不能坐視不管,否則有何麵目苟活於世?四位大人都是我的莫逆好友,也與我同殿稱臣,我希望你們能與我共赴國難,誅殺****,還政於皇上,不知四位大人意下如何?”

元爽說道:“何大人所言極是,****一日不除,江山社稷一日不得安寧。我願意和何大人一起,誅殺王仁基及其黨羽。”韋玄、陳子服、孔旭三人也都立即響應。

何忠激動的說道:“何忠在此替皇上和天下百姓感謝四位大人。如若殺得了王仁基及其黨羽,我們都是中興之臣,必將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韋玄問道:“不知何大人要如何殺王仁基呢?”

何忠說道:“明日王仁基就要舉行篡位大典了,我打算仿效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身上暗藏短刀一把,在金殿之上突襲王仁基,一刀殺之。如果王仁基一死,王氏一黨群龍無首,金殿必然大亂,我們可立即擁皇上主政,並以皇上的名義,號召誅殺王氏一黨,則大勢可成。”

孔旭搖搖頭說道:“王仁基為人陰險狡詐,再加上賈昱心思縝密,以我估計,為了以防萬一,王仁基在篡位大典上肯定會密布禦林軍,蘇青方也一定會寸步不離的保護他。何大人別說要刺殺王仁基,恐怕就連接近他也是十分困難之事。因此如果要使用行刺之計,實在是萬難之事。”

陳子服也說道:“孔大人所言極是,我也認為要在篡位大典上殺掉王仁基,實在是很難之事,我們還是另想別的方法才行。”

何忠想了想,又說道:“要不然的話,我們集合我等府中所有家丁家將,今夜突襲王仁基的大將軍王府,或許能夠成功。”

陳子服搖搖頭說道:“如今王仁基的府邸由蘇青方親自率領禦林軍守衛,那裏層層保護,我們也根本無法攻進去。”一時間,大家都不言語了,何忠的臉色漸漸憂鬱起來。

元爽想了想,突然說道:“眾位大人,我倒有一個調虎離山之計,不知可行與否?我們馬上回去,各自組織府中家丁,並準備好引火之物。今夜三更,我們悄悄出府,沿街放火,並趁機鼓噪,製造混亂。洛陽一旦火起,城中必然大亂。王仁基一見城中有變,一定會令蘇青方率領禦林軍前去救火。如果蘇青方奉命統帥禦林軍救火,必然離開大將軍王府,王府守衛一定十分空虛。我們趁此良機,聯合五府的所有家丁家將,趁虛攻入大將軍王王府,必能殺掉王仁基。一旦我們得手,立刻持王仁基的首級號召城中正義之士和禦林軍將士反正,擁皇上臨朝主政,誅殺王氏逆黨,則大功可成。”

何忠聽後大喜道:“元大人此計高明,也很穩妥,應該能有十足的把握殺掉王仁基。我看就依元大人之計行事吧。”眾人也都紛紛表示讚同。五人於是又計議了片刻,才各自離去,回府準備去了。

入夜三更,洛陽城中一片寂靜。何忠、元爽等五人各自率領闔府家丁悄悄出府,沿洛陽城大街小巷放起火來。時值秋季,風高物燥,無論朝臣府邸還是百姓民居,一旦點燃,立刻火光衝天。不一會,整個洛陽就燃起熊熊大火。五府家人一邊放火,一邊連聲鼓噪。百姓在睡夢之中見火起,無不驚恐,又聞城中呐喊,還以為洛陽發生變故,立刻四散奔逃。整個洛陽城人聲鼎沸,哭喊聲震天,頓時大亂。

此時王仁基正在府中與賈昱商議明天禪讓之事,聞聽洛陽火起,大驚不已,立刻下令讓蘇青方率領禦林軍滅火。

賈昱連忙攔阻說道:“大王萬萬不可。依微臣之見,此乃朝中一些宵小之輩妄圖阻止大王登基稱帝的奸詐伎倆。如果大王讓蘇青方領軍前去滅火,正中這些人之毒計。如果微臣所料不假,此乃調虎離山之計也。一旦禦林軍離開王府,前去滅火,王府守衛必然薄弱,他們肯定要趁虛襲擊王府,加害大王,然後奉皇上主政,達到其扭轉乾坤的險惡目的。”

王仁基忙問道:“那麼孤王該如何應對?”

賈昱冷笑一聲,說道:“大王可將計就計,假意大造聲勢,讓禦林軍前去滅火,實則在王府暗伏精兵。等到這些反賊攻入王府之時,聚而殲之,然後在洛陽城中誅殺所有敢於反對大王登基之人。隻有將這些人全部殺光,大王的江山才能高枕無憂。”

王仁基大喜,連忙傳令讓蘇青方率領禦林軍假意前去滅火,然後派蘇定方、王匡二將領軍在王府中埋伏。

再說何忠聽聞蘇青方率領禦林軍去滅火了,心中大喜,於是對元爽四人說道:“我計成矣。各位大人,我們馬上進攻大將軍王王府,誅殺王仁基。”元爽等四人點頭,於是何忠率領五府家丁徑直衝進王仁基的府邸之中。

突然間就聽見殺聲四起,蘇定方領一軍從左邊殺出,王匡領一軍從右邊殺出。何忠大驚,連呼中計,正要率領手下家人突圍而走,不料蘇青方領軍從後麵湧了上來,頓時將何忠等人團團包圍起來。隻見火光之中,王仁基和賈昱在大批禦林軍的護衛之下,出現在何忠等五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