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武妃托孤(1 / 2)

漪鳳回到府中,見到桓橫,說道:“桓愛卿這招栽贓之計果然大妙,這次張宗之是必死無疑,而且武惠妃也肯定受到牽連,難逃其咎。再加上如今秦王、夏傑、呂信、梁映等人已死,皇後一方勢力已孤,不足為慮矣。愛卿立此大功,本宮十分欣慰。隻是不知那套龍冠龍袍,愛卿是從何處得來的?”

桓橫說道:“昔日王仁基篡位時,其府中就藏有大量私製的龍袍和龍冠。皇上帶兵平定王氏之亂後,這些龍袍龍冠就一直封存在吏部的府庫之中,嚴禁使用。微臣為了栽贓張宗之,特意暗中用重金收買了府庫之官,讓他偷出一套龍袍龍冠,然後又挪出一些國庫的金銀珠寶,讓柳將軍利用提審薛芳之機,暗中潛入總管府藏好,之後又教授柳將軍如何行事,這才搬倒了張宗之。這次張宗之謀反的罪名已成,郡主千歲可利用這次良機,趁機大肆清洗朝臣和外埠官員,將那些不忠於郡主千歲的人一網打盡。”

漪鳳點頭說道:“本宮立刻讓郭諺嚴審張宗之,務求讓他招供。另外,你馬上傳令郝鵬和武易二將,帶兵封鎖洛陽城四門。柳將軍也統帥禦林軍把守皇宮各處宮門,嚴禁任何人出入。哼,本宮這次要利用張宗之謀反一案,將洛陽城那些武惠妃和皇後娘娘的勢力連根拔起,一個也不留。對了,武惠妃的兩個哥哥武嗣承和武嗣思如今也再沒有利用的價值,桓愛卿馬上令人查抄他們的府邸,將他們也打入大牢,嚴刑逼供,讓他們招認武惠妃也參與張宗之謀反一事。”桓橫和柳從謙答應了一聲,隨後轉身走了。

再說張宗之被禦林軍押走後,宮中早就有人暗自通報給劉聰。劉聰聞聽大驚,連忙將張宗之被誣陷私藏龍袍意欲謀反、如今被打入大牢一事告訴了武惜月。

武惜月臉色一變,沉思片刻說道:“詔敏郡主這次肯定會利用張總管被誣謀反一案,大肆殺戮洛陽城中那些不忠於她的人,就如同當初她在吳國為政時那樣。依本宮所料,不出三日,洛陽的血雨腥風就將來臨,本宮和本宮的兩個哥哥也不能幸免。為了本宮的腹中胎兒,看來本宮要提早做準備。劉聰,你馬上以本宮身體有恙為名,速詔太醫馬謄入宮。”

劉聰點頭答應了一聲,隨即急急而去。也該老天眷顧這個胎兒,此時正值柳從謙還未開始封鎖皇宮,太醫馬謄就已經奉召入宮了。

馬謄提著一個藥匣,來到蓉德宮。武惜月屏退旁人之後,屋中隻留下宮女綠荷一人服侍。馬謄先為武惜月診了一下脈,然後說道:“恭喜娘娘,惠妃娘娘脈象平和,身體並無大恙,腹中胎兒也一切正常。按照微臣為娘娘測算,再有二十餘天,娘娘的龍子便會誕生了。”

武惜月聽後站起身,來到馬謄麵前,讓綠荷攙扶著,挺著大肚子,突然給馬謄雙膝跪下,說道:“馬太醫,本宮有一事相求,還請務必應允。”

馬謄大驚,連忙也跪倒在地,不住的磕頭施禮道:“惠妃娘娘請起,微臣罪不敢當。娘娘但有什麼吩咐,隻管說就是了,微臣就算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

武惜月說道:“本宮想求馬太醫,立刻為本宮催生下這個胎兒,然後帶他馬上離開洛陽,隱姓埋名,遠走他鄉。等日後將孩子撫養成人之後,如果本宮還有命在,再來洛陽母子相認,如果本宮不在人世,那麼這孩子就是馬太醫之子,為馬太醫養老送終,以盡孝道。”

馬謄驚問道:“娘娘何出此言?”

武惜月此時也不隱瞞了,便將如何與太子李憲邂逅且有了私情,並因此懷上了李憲的骨肉,以及為此隱瞞偷生一事全都講述了一遍,最後又將張宗之被誣陷謀反已經打入大牢的事情也告訴了馬謄。敘述之後,武惜月又說道:“詔敏郡主為人心狠手辣,且早就有不臣之心,她設毒計陷害張總管,為的就是要鏟除異己,獨霸朝綱。這次不但張總管性命難保,就連本宮也可能被牽連其中,命運難料。如果本宮死也就罷了,可是實在難以割舍腹中的胎兒。本宮料定詔敏郡主也就會在最近幾日就要有所行動,捏造罪名,大肆屠殺張總管的親信以及那些不忠於她的人。因此,本宮為了保全孩子,才央求馬太醫速速為本宮催生,然後帶著孩子離開洛陽城這個是非之地。即便本宮在這場血雨腥風之中死了,也感念馬太醫的大恩大德。”

馬謄說道:“惠妃娘娘相托,微臣自當竭盡全力,更何況張總管對於微臣還有大恩未報。微臣在世上孑然一身,並無任何家眷,如果這次真能帶著孩子離開洛陽,一定把孩子撫養成人,請娘娘放心。”

武惜月點頭說道:“多謝馬太醫。如果本宮所料不假,詔敏郡主為了實現其一網打盡的目的,馬上就要舉兵封鎖洛陽和皇宮了。事不宜遲,馬太醫馬上為本宮催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