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前,王安公司的增長率一直都在35%以上,然而1985年,公司的增長率卻突然降到了8%,利潤萎縮到1600萬美元。此後這種趨勢並沒有得到遏製,1990年,曾經聲名顯赫的王安公司竟然走向了破產的窮途末路。
在公司的人事運作方麵,王安一直堅持唯才是舉的法則,也正是這個法則,使得王安公司在早期的發展過程中集中了美國最優秀的一批科技、管理人才,這些人才使得王安公司保持了高速的增長。然而,隨著王安退休時間的日益接近,深受東方文化影響的他卻改變了主意,轉而扶植自己的兩個兒子,希望在自己退休之後,兩個兒子能夠接管公司,將公司完全控製在王氏家族的手中。
1986年,王安不顧眾人的反對,斷然將自己的公司傳給了大兒子王列。王列缺乏經商的才能,在處理問題方麵的表現令王安十分失望,而公司的業績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然而,王安並沒有就此改變自己的家族觀念,轉而安排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擔任公司的副總經理。
這種人事上的變動,引起了王安公司內部的離心力增加,長期跟隨王安的兩名得力助手先後離去,而他們都是在產品開發和銷售上富有經驗的人。接著,一大批高層管理人員也紛紛離開王安公司,另投別處。僅僅兩年時間,王安創辦的公司就走向了衰敗,虧損額竟高達4.2億美元,負債10億美元。
這時候的王安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為了挽救敗局,他親自出麵讓兒子辭職,想另選賢人。然而,再一次的高層人事變動使公司的處境繼續惡化,最終走向了破產。1990年3月24日,滿懷遺憾的王安在美國麻省總醫院病逝。
王安憑借自己的卓越才能在美國闖蕩數十年,然而卻在公司的繼承人方麵改變了自己一貫的用人策略。可以說,是任人唯親、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導致了王安公司的衰敗。
若想使公司充滿生機活力,必須選賢任能,雇請一流人才。用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公司,如果無視才能的大小,唯親是舉,必然使懷才者望而卻步,轉投他人。
敢於任用有才能的人,不讓家族觀念、朋友關係影響了自己的判斷,這是任用者信心與能力的體現。識人用人並非兒戲,而是關乎企業發展與生死的大課題。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缺乏有才能的人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悲哀;然而企業中不乏有才能的人,領導者卻熟視無睹,不能任用,這將是更大的悲哀。
在狼群與敵人的戰鬥中,能夠浴血奮戰,帶領群狼打垮敵人的才是狼群公認的領袖。這裏麵不存在卑下的交易,也不存在血緣上親近的優勢,唯才是舉,唯能者是舉,這是毫不動搖的法則。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讓狼群最為信服
正人先正己,管事先做人。領袖的示範力量是驚人的。事事為先、嚴格要求自己的領導者得到的是在員工中的威望。這種威望可以大大提高團隊的整體戰鬥力,機會到來的時候衝決一切,勢如破竹。而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企業必將一盤散沙,日暮途窮。
頭狼是狼群的領袖,之所以成為領袖,是因為它衝鋒陷陣的時候,身先士卒,事事爭先。正是由於這樣的一種領導規則,狼群才有了戰鬥力,有了凝聚力,有了最終的成功。
聰明的將領喊著“跟我上”,愚蠢的將領喊著“給我上”。在戰鬥還沒有打響的時候,勝負就已經區分出來了。
麵對紀律和規則,領導者執行了,下屬才會心甘情願地去執行;麵對危險,領導者奮勇向前,下屬才會不顧一切去排除艱險;麵對困境,領導者不屈地挺住了,下屬才能夠站起來,和領導者一起扛起即將塌陷的一片天。
所有的企業領導者,都非常渴望自己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然而,卻有很多領導者不知道,這個隊伍的建設需要自己做表率。因為每個員工都希望自己有一個事業上處處以身作則、靠得住、信得過的帶頭人。隻有這樣,員工們才會感到有奔頭,死心塌地地跟著你前進。要想有一支戰無不勝的高素質隊伍,一切都靠領導者自己的經營。以身作則,領導者的典範
任何一個團隊裏,都需要有領導者。領導者除了負責規劃等事情之外,還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領導者是一個特殊人物,他們的行為往往影響著員工。要提高商業效益,要端正企業作風,領導者首先就要以身作則,起好帶頭作用。妄想用空洞的語言約束員工,而自己卻我行我素,這是失敗的領導者。
東芝電器公司是日本的著名公司,在世界上也享有良好的聲譽,然而,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東芝電器公司曾經經曆過一次重大的生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