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東芝電器公司由於經營方針出現重大失誤,負債累累,幾乎處於倒閉的邊緣。如何扭轉局麵,將公司維持下去並繼續發展,這成了一個大難題。然而,沒過多久,一個叫土光敏夫的人出任東芝電器公司社長,才使得東芝電器公司存活下來,一直發展到了今天,並成為世界公認的著名品牌。
土光敏夫本是日本石川島造船廠的總經理,在領導藝術上很有一套。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石川島造船廠也同樣處於滅亡的邊緣。為了挽救危機,造船廠毅然挑選了土光敏夫出任總經理。土光敏夫知道,經濟的困難是戰爭造成的,隨著戰爭的結束和國家的進一步恢複,經濟的複蘇是必然的事情,而經濟的發展必然離不開石油這一戰略資源。於是土光敏夫決定大力發展石油運輸,他親自率領全體技術人員攻關,準備建造20萬噸巨型油輪。由於從來沒建造過這樣大的油輪,造船廠的技術人員很擔心能不能成功,土光敏夫為了集思廣益,領頭創辦了造船廠的內部刊物《石川島》,廣泛地吸收大家的意見。他還建立目標管理製度,把全體員工的利益、榮辱與造船廠的利益、榮辱緊緊聯係在一起。經過一係列的努力,石川島造船廠終於造出了20萬噸級油輪。和土光敏夫預料的一樣,造船廠在運輸石油上麵大獲其利,擺脫了困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企業。
東芝電器公司很擔心,不知道土光敏夫會不會放棄自己現有的地位,來這樣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任職,他們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然而,令東芝電器公司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土光敏夫二話不說,馬上辭去了自己的職務,來東芝公司走馬上任。
麵對東芝電器公司破敗的局麵,全體員工的士氣低落,土光敏夫就任東芝電器公司董事長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鼓舞員工的士氣,並嚴格公司的紀律。在製定紀律和規劃的同時,這位董事長和公司中所有的普通員工一樣,絲毫沒有特殊之處。很多時候,他甚至親自出馬,做一些本屬於員工去做的事情。
有一次,土光敏夫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公司有一筆生意無論如何也做不成,連續換了幾個業務員,結果都是如此。土光敏夫調查後得知,這筆生意之所以做不成,主要是因為對方公司負責這件事的課長經常外出,東芝電器公司的業務員多次上門拜訪,結果都撲了空,所以才一次又一次失敗。
土光敏夫聽到這種情況之後,簡單地停了一會兒之後,就決定自己親自出馬。
東芝公司的業務員聽說這個消息之後都很驚訝,因為在公司的曆史上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如果董事長土光敏夫馬到成功自然是好事,但如果這次親自去同樣也沒有談好業務,豈不是太丟一家大公司董事長的臉了。
但是土光敏夫並不考慮那麼多,他所考慮的是這筆生意如何能夠做成。
第二天,土光敏夫親自來到了那位課長的辦公室。果然,他也未能見到那位課長。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就離開,而是坐在那裏耐心地等候。等了很久,那位課長才從外麵回來。當他看了土光敏夫的名片之後,急忙紅著臉說:“真是對不起,有事情耽誤了,讓您久等了!”
土光敏夫微笑著說:“貴公司生意興隆,我應該表示祝賀才是。”
這位課長麵露羞愧之色,見對方公司的董事長親自上門,再也不敢怠慢,很快就談成了這筆交易。臨走的時候,這位課長熱切地握著土光敏夫的手說:“下次本公司無論如何都一定會買貴公司的產品,但唯一的條件是董事長您不必親自來了。”
在土光敏夫的帶領下,日本東芝電器公司不但很快就走出了困境,而且已經成為世界前一百家大企業中的一員。這些輝煌成就的取得,與土光敏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管理製度是分不開的。
土光敏夫“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力量並不是領導這個地位本身所賜予的,而是追隨者對他的發自內心的敬服。一個凡事以身作則、具有良好的工作習慣和道德修養的領導者能夠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土光敏夫領導下的東芝公司就是一個絕好的例子。土光敏夫的口頭禪